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注

庄子注

十卷。西晋郭象(?-312)撰。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哲学家。郭象少年时有才华,明事理,常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好老庄之学,善于清谈,《晋书·郭象传》载有“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之赞语。郭象的著作除《庄子注》外,均已佚失。《庄子注》,又称《南华真经》、《庄子郭象注》、《庄子郭注》,是郭象在前人向秀研究《庄子》的基础上而作,故有郭象窃向秀遗作之嫌和“向郭二庄”之称谓。汉儒注释《庄子》者,虽有数十家之多,但都未能究其旨意、明其要领。魏晋之际哲学家向秀在《庄子》的旧注之外而解其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晋书·郭象传》)。郭象参照别本,对向秀所注《庄子》广而述之,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老庄思想,提出“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源流深长”(《庄子注序》)的观点。他主张自然与名教统一,儒道合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互不相关、各任其性就是“逍遥”,“君臣上下”也都是出于“天理自然”,所以不能因“逍遥”而违背“名教”。他否定“无能生有”说,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庄子·齐物论注》)。郭象的《庄子注》对后世研究《庄子》影响颇深,虽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评品不一,但研究《庄子》大都用或引郭注。唐成玄英依郭注作《南华真经注疏》,宋至明,皆有郭注之迹可寻,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都常引郭注释解《庄子》文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术界共识的整合,许多注释《庄子》的卷本都被淘汰,而郭象所注《庄子》犹存,可见其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宋刻巾箱大字本,明刻白口本,清《四库全书》本。明《六子全书》本、民国年间的《续古逸书》本、民国年间影印和缩印《四部丛刊》本,皆题《南华真经》。清《子书二十二种》本、《二十二子》本,皆题《庄子》。

猜你喜欢

  • 雨村集

    四卷。明周东(?-1510)撰。周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今河北阜城县)人,生年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官大理寺少卿。以伉直忤刘瑾,使勘事陕西,遇乱死。著有《雨村集》。是集凡四卷。包括

  • 遵注义释诗经离句衬解

    八卷。清朱榛撰。朱榛字欲泉,安徽含山县人。朱氏以为朱熹集传,文字繁多,再作疏解则更令人难以卒读。所以此书只在经文诗句之间略加衬字,使其文义上下贯通,故称衬解。如诗句中有字异音别者则另附字义音释。又取《

  • 倭情屯田议

    一卷。原题赵士桢纂,南汇吴省兰辑、德清车宸英校。据此书赵氏原《跋》,是书为备倭之作。其时此类书甚多,尤以郑若曾《筹海图编》为详。但郑氏书成于明世宗嘉靖末年,于东北朝鲜之路,似乎阙略,故特表而出之,撰成

  • 珂雪词

    二卷。清曹贞吉(1634-1698)撰。曹贞吉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曹贞吉曾著有《珂雪诗》,本书则系词集。上卷收词一百三十四首,下卷一百

  • 多识考

    六卷。清何震(生卒年不详)撰。震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平无考,据是书嘉庆十五(1810)年何氏自序,知其为乾嘉时人。据序知是书为震读礼家居时手辑名类而成。作书之旨在于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是书因之分为

  • 陆子学谱

    二十卷。清代李绂(1673-1750)撰。全书宗旨是通过详细介绍陆九渊学说来宣扬陆王一派学说,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八个类目介绍陆氏学说,即“辨志”、“求放心”、“讲明”、“践履”、“定宗仰”、“辟

  • 金石祛伪

    一卷。清陆增祥撰。陆增祥,详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条。书中著录石刻赝品,自秦及唐共三十四种。其中廌孝禹阙及刘熊残碑,诸家皆无异说。且刘熊碑原石为顾燮光搜访而得,当时尚存于延津学宫中,陆氏认定是赝品,自不

  • 字典部首音解

    一卷。清冯金鉴(1621-1687)撰。金鉴字心兰,又字藻卿,晚年别号蛰存,浙江桐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工,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川北兵备道。著有《五音反切图

  • 书经管窥

    二卷。清李景星撰。李景星字紫垣,山东费县人,诸生。本书上卷为《虞书》、《夏书》、《商书》,下卷为《周书》,卷首有作者自作的“弁言”和“凡例”。本书主要是发明各篇的大义,偶尔也论及文法。在分段分节处,李

  • 西原遗书

    二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安徽省亳县)人。正德九年(15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弘治甲戌,而实际应为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宗南巡,薛蕙极力加以谏阻,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