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故

庄子故

八卷。清马其昶(详见《毛诗学》)撰。宋人研究《庄子》者,曾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将《让王》、《盗跖》、《说剑》、《渔父》等四篇定为伪书。马其昶作《庄子故》据宋人之说而将如上四篇移于末卷而不加注释,又重辑逸篇附其后。其书上自司马彪、郭象、下至同时代人之注,都择录其说又附以己见。凡是诂训及叙述其大义的,都杂然并收。大体与其所作《老子故》相同。后世学者对马其昶做法颇不赞同,认为《庄子》书中杂伪作不止四篇,司马彪、崔譔、郭象等人都作过取舍,而马其昶将四篇置于卷末而不注,又收逸篇列于后,未免不妥。其广引诸说,也有不合古注或失原旨之处。如果说王先谦《庄子集解》因简略而嫌不足,此书则又因广收而近于滥。但书中对于《大宗师》、《天运》、《外物》等篇的议论,也不无独到见解,可参考校订。现存集虚草堂本、清光绪三十一年己巳(1905)合肥李国松刻本。

猜你喜欢

  • 汪本隶释刊误

    一卷。清黄丕烈(1763-1825)撰。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举人,官分部主事。为著名藏书家、校勘家。《汪本隶释》是清钱塘(今杭州市)日照据昆山(今属江苏)徐乾学专

  • 节序同风录

    未分卷。孔尚任撰。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康熙六年(1667年)秀才,以捐纳为国子监生。二十三年授国子监博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

  • 太常续考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

  • 文渊阁书目

    四卷,明杨士奇编。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世,谥号文贞,江西泰和人,目录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以教读私塾自给,游学于湖南、湖北一带。明惠帝建文初年(1399),被

  • 缑山集

    二十七卷。明王衡(1564-1607)撰。王衡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年能诗善书,名动海内。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

  • 诗汎历枢

    ① 一卷。清孙珏辑。全书共计十一条。其中“建四始五际”条,“而八节通”是推度灾语(引见《困学纪闻》),将其置于“卯酉之际为革政”之上,显然是讹误。“卯酉之际为革政”,引见《诗正义》。另外,“大明在亥”

  • 说文部首歌

    一卷。清冯桂芬撰。冯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段注考正》。是编乃冯氏当时课孙之作,所系音注为其孙世征补加。歌取《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用上下平韵,编成七言长古一篇。各篇原分上下之目,依上下平之次分韵,

  • 云合奇踪

    见《皇明开运英武传》。

  • 唐国史补

    三卷。唐李肇(详见《翰林志》)撰。原名《国史补》。最早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分上、中、下三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均著录为二卷。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认为“二”是“三”字之误

  • 西使记

    一卷。元刘郁撰。刘郁,字文季,别号归愚,生卒年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初为左右司都事,进拜监察御史。是书写波斯觐见旭烈兀大王往返途中见闻。与《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录》相比,此书成书稍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