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雅疏证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入四库全书馆,任篆隶分校官。累官至永定河道。少受业于休宁戴震。《广雅疏证》外,尚撰《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二卷、《读书杂志》八十二卷、《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二卷、《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疏证》若干卷、《别国方言疏证补》一卷、《释大》一卷、《王氏读说文记》等书,均传于世。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念孙子。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讲,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简。少受庭训,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尚著《经义述闻》十五卷、《经传释词》十卷、《字典考证》三十六卷、《春秋名字解诂》二卷等,均传于世。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曰:“戴门后学,名家甚众,而最能光大其业者,莫如金坛段玉裁、高邮王念孙及念孙子引之,故世称‘戴段二王’焉。”阮元《王石臞先生墓志铭》曰:“先生初从戴东原氏受声音、文字、训诂,遂通《尔雅》、《说文》,皆有撰述矣。继而余姚邵学士晋涵为《尔雅正义》,金坛段玉裁为《说文注》,先生遂不再为之,综其经学,纳入《广雅》,撰《广雅疏证》”(《揅经室续集》)。是书写作始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完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冬。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他又写作了著名的《广雅疏证自序》,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广雅疏证》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广雅》的证发阐释,又有超出《广雅》范围者,清焦循《读书三十二赞》谓“高邮王氏,郑许之亚。借张揖书,示人大路”。《疏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对《广雅》做了精审校勘。《广雅疏证·自序》曰:“是书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所及,旁及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辄复随条补正,详举所由。”二、充实扩展了《广雅》的内容。《疏证》虽然是疏证《广雅》的,但其内容远非《广雅》所能包括,阮元曰:“此乃借张揖之书以纳诸说,实多张揖所未及知者”(《王石臞先生墓志铭》)。三、对《广雅》的错误,及通行之说的错误,时或加以匡正。四、揭示了《广雅》一书的部分体例。五、对《广雅》进行精审的疏通考证。王氏在疏通考证时,广泛搜集书证;对词义之间“相近”“相通”现象加以深刻阐发;并对语词相反为义现象提出新见解,认为反训原于“相反相因”;对连语的性质有所认识,一改前代训诂学者拆骈为单的传统,从语音入手,把双音连语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到一个连语往往写法多种,对这类词审音则涣然冰释,泥形则诘屈难通;对某些事物称名的理据进行探索,提出若干很有价值的说法;王氏以声音通训诂,往往破字立训,申明通假关系,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如《释诂》:“轸……,方也。”《疏证》曰:“轸与畛通,与域通。”案:“轸”字,戴、段、姚诸人皆不得其解,至王氏破字立训方得确诂,“轸”为“畛”之借字,“畛”为“井田间陌也”(《说文》),引申为“田界”,再引申为“旁侧”之“方”也。《广韵》中“”“域”同音,“轸”即“畛域”。畛域义为旁侧、边际,故《庄子·秋水篇》云:“泛泛乎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无所畛域”即“无穷”也。《广雅疏证》受到学者的极高赞誉,书还在撰写时,清代著名学者卢文弨就写信给王念孙,计划刊印已成的前几卷。书成之后,更是名满天下,许多人把它比作郦道元的《水经注》,认为《疏证》较《广雅》更有价值。段玉裁《广雅疏证序》云:“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己矣。”为《广雅》作注是困难的工作,清桂馥曾经指出:“治《广雅》难于《尔雅》。《尔雅》主释经,多正训;《广雅》博及群书,多异义,一;《尔雅》有孙、郭诸旧说;《广雅》惟曹音,二;《尔雅》为训诂家征引,兼有陆氏《释文》;《广雅》散见者少,无善本可据,三也。此非专且久,不易可了”(《广雅疏义序》)。王氏在困难的情况下,所以取得卓越成绩,除了他个人深厚的学养外,采用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云:“然则诸公曷为能有此成绩耶?一言以蔽之曰:用科学的研究法而已。试细读王氏父子之著述,最能表现此等精神。”梁氏概括其治学之法为六步骤:一曰注意、二曰虚己、三曰立说、四曰搜证、五曰断案、六曰推论。王氏研究方法亦有不足之处,赵振铎《读〈广雅疏证〉》(《中国语文》1979.4)指出其缺点有三:一、术语含混,概念不明;二、缺乏用例,解说尚有不当;三、校勘补正,不尽中肯。《广雅疏证》于嘉庆元年(1796年)完成以后,不久即有刻本问世,先后有家刻、《清经解》、淮南书局、《畿辅丛书》等刊本;又有《四部备要》本,系以家刻本排印;《丛书集成》本,系以《畿辅丛书》本排印;中华书局有1983年影印本,是本据嘉庆年间王氏家刻本,参酌淮南书局和《畿辅丛书》本,由钟宇讯点较,并把王氏《广雅疏证补正》、曹宪《博雅音》附录于后。

猜你喜欢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丛刻三种

    十卷。不著编者姓名。收《再生纪略》二卷、《哭庙纪略》一卷、《觉觉哉笔记》七卷。《再生纪略》作者陈济生甲申年(1644)入京,时值李自成入京,清兵入关等明末国变,这里追记其事而成该书。《哭庙纪略》记顺治

  •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十二卷。清高宗乾隆十二年敕梁诗正等辑录,成于乾隆十五年。该法帖辑录自魏晋至明代书迹共三十二卷,几乎尽录停云馆、郁冈斋、戏鸿堂、快雪堂等诸家名帖之名迹,卷帙之富,为历来官帖中少见。但因选择不精不慎,以

  • 易图识漏

    无卷数。明黄芹撰。芹字德馨,号畏庵,福建龙岩人。蔡清的弟子。正德九年(1514)以岁贡生官海阳县训导。该书为发明先天图学而作,前有正德二年(1507)自序,称易图凡二十七面。但检书中新旧诸图共有二十八

  • 史说萱苏

    一卷。明黄以升(生卒年不详)撰。黄以升字孝义,龙溪(今福建樟州)人。本书杂摘史事中相类者,随笔记录,加以评议。自序云:皋苏释劳,萱草忘忧,故以萱苏为名。

  • 敖氏伤寒金镜录

    见《伤寒金镜录》。

  • 四书辑释大成

    不分卷。元倪士毅撰。首有凡例,次引用姓氏书目。先是士毅之师陈栎撰《四书发明》,同时胡炳文也撰《四书通》。栎殁,士毅继承师业,以陈说为主,胡说不全录,别增入朱子文集、语录、辑略、集义。旁及诸家所引之说。

  •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

  • 转注古音略 奇字韵

    共十卷,各五卷。《转注古音略》另附《古音后语》一卷。明杨慎撰。《转注古音略》卷首有嘉靖壬辰(1532年)春二月吴兴顾应祥序及杨慎《答李仁夫论转注书》。杨氏不赞成宋人叶韵,认为宋人叶韵是无标准的,是乱来

  • 效颦集

    三卷。明赵弼(约1445年前后在世)撰。赵弼,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曾任汉阳儒学教谕。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亦不详。弼博学多识,尤精于易。著有《效颦集》三卷和《雪航肤见》十卷,并传于世。《效颦集》系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