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雅

广雅

十卷。三国魏张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太和(227-233年)中官博士。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也;然其《字诂》方之许篇,或得或失矣。’”江式《论书表》出自《魏书·江式传》。又唐颜师古《汉书叙例》曰:“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魏太和中为博士。”《隋书·经籍志》著录《广雅》三卷,亦题“魏博士张揖撰”。张揖事迹不见于《魏书》及《南北史》。以上材料虽语焉不详,但姓名、时代、著述并无疑说。《广雅》为张揖所撰无疑。揖所著他书,皆亡佚不传。《广雅》又称《博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隋秘书学士曹宪为之音释,避炀帝讳,改名《博雅》,故至今二名并称,实一书也。”新旧《唐志》俱载《广雅》四卷、曹宪《博雅》十卷。张揖原书本三卷,后传写析其篇目而成四卷;曹宪随文附注之本更析为十卷。宋晁、陈书目及《文献通考》皆止载《博雅》十卷,是宋时无注本已亡佚不传,止有曹宪音释之《博雅》传世,揖原文附注以存,未尝逸,亦未尝阙。明天启(1621-1627年)中郎奎金辑《五雅全书》始复称《广雅》。然明后尚时称《博雅》,如《汉魏丛书》、《康熙字典》等。曹宪音释本随文附注,至清王念孙始取音释别为一卷附于后,此本非唐宋以来相沿之旧矣。《广雅》为广《尔雅》而作,故其编撰体例一仍《尔雅》之旧,自《释诂》至《释兽》凡十九篇。然各篇范围有所扩展,如《释亲》增形体,《释器》增饮食,《释水》增舟楫等。《广雅》对《尔雅》的增广包括两个方面:一增补《尔雅》所未收的语词名物,凡先秦两汉经传子史诗赋医书字书所有,而不见于《尔雅》者大多搜罗在内;二《尔雅》已收之词,则补充说解,以求义项完备无阙。如《尔雅·释山》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广雅·释山》则曰:“岱宗谓之泰山,天柱谓之霍山,华山谓之大华,常山谓之恒山。”各举异名,以补《尔雅》所未备。张揖《上广雅表》所云:“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皆增补之。《广雅》保存了古词古义,是阅读训释周秦典籍的凭依,王念孙《广雅疏证序》曰:“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借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诂训也大矣。”《广雅》还收录了汉以后之诂训名物,反映了词汇词义的发展变化,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曰:“汉以后之训诂名物,亦颇有之,可以见社会文化进步之迹。”《广雅》的训诂体例与《尔雅》大体相似,一般词语采用“通训法”,大多为数词一训者,亦有一词一训者。解释各种名物,则多采用下定义方式,往往还要与相关事物比较之。《广雅》亦有声训之例,如《释言》:“卦,挂也。”“天,颠也”。“水,准也。”《广雅》词条安排,与《尔雅》相近,如《释诂》前六条训为“始也”、“君也”、“大也”、“有也”、“至也”、“往也”,与《尔雅》一致;《释亲》以“父”、“母”始,亦与《尔雅》一致;但因两书所收语词多不同,故词语顺序不能尽同。《广雅》为《尔雅》之后“雅书”中最有价值的著作,但亦有不少缺点错误,其中有先儒误说,而稚让沿误不改者;有稚让误释者;说解过于简略;体例亦不够严整。《广雅》传本讹脱甚多,曹宪往往据误字音释,以致误上加误。《广雅》向无善本,鲁鱼亥豕,谬种流传,唯明毕效钦本较善,王念孙曰:“《广雅》诸刻本,以明毕效钦本为最善”(《广雅疏证》)。清有卢抱经校明刊本、顾千里以影宋本校明刊本、艺林山房本。最善之本为王念孙校订之本。

猜你喜欢

  • 沁源县续志

    四卷。清董余三纂修。董余三字砚塘,河北丰润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沁源县知县。董余三掌沁源后,见乾隆五十二年知县韩瑛修志,又已一百五十余年未修,其间人物之增、事迹之变,均有不能不续之势,

  • 易纂言外翼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

  • 石经阁金石跋文

    一卷。清冯登府撰。冯登府(?-1840),字云伯,又字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书中收录金石跋文,共四十七篇。书末附天一阁事六则。其篇幅比钱大昕《潜研堂金石题跋

  • 诗音表

    一卷。清代钱坫(1744-1806)撰。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大昕之侄。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贡生。官陕西州乾州直隶州州判。坫精通训诂,深于《说文》,学问与大昕

  • 诗经衍义大全合参

    八卷。清汪桓(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此书以《诗经衍义大全合参》为名,大概是因为用永福黄坤五、金浦江晋云二人《诗经衍义》的旧体而略有增减的缘故。此书分上、中、下三格。下格是《朱氏集传》,中格摘录各家之

  • 郑氏爻辰补

    六卷。清戴棠撰。戴棠字召亭,江苏丹徒人。爻辰之说,始于郑玄,散见于诗礼正义。其以六爻配十二时辰,复配以十二律,用以推验吉凶,为占筮之末技。而戴氏却认为以爻辰之法推之三百八十四爻无不验。于是便采录郑氏爻

  • 易拇

    十六卷。清万年淳著。万年淳原名康,字弹峰。华容人。乾隆末年举人,曾官六安州知州。此书前八卷为图说,其中一至三卷为经说,四五卷为例说,六七卷为通说,八卷为附说。据作者自序:“成图说八卷,意犹未尽,复辑其

  • 清源文献

    十二卷。明何炯(生卒年不详)编。何炯,福建晋江人。官靖江县(今江苏扬州)教谕。是集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凡十二卷。前列爵里一卷。首曰寓贤,凡侨寓于泉者,自唐秦系自元王翰十二人

  • 闻见类纂小史

    十四卷。明魏偁(生卒年不详)撰。魏偁,字达卿,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此书十四卷,分内、外篇,其中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为世法者。外篇七,记神鬼及外国诸事。又有续篇一,皆为杂说。每篇

  • 靳文襄奏疏

    八卷。靳辅撰。靳辅(1633-1692),清辽阳(今属辽宁)人。隶汉军镶黄旗,字紫垣。顺治六年(1649)由官学生笔帖或选为翰林院编修,后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十年(1671)巡辅安徽,十六年任河道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