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带经堂诗话

带经堂诗话

三十卷。清王士祯(1634-1711)著。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张宗楠(17041765)纂集。张宗楠,字汝栋,别号含广。浙江海盐人。其家为海盐世族,即所谓涉园张氏。张宗楠曾多次参加省试,屡荐不中,遂无意于功名,遁居林下,以读书著作为乐。其所作诗文除词外,当时即多散佚不存。张宗楠崇拜王士祯,尝梦见士祯并与之接谈,后来在许昂霄建议下纂集《带经堂诗话》。他认为王士祯原已行世的《渔洋诗话》未尽精蕴,遂广泛搜罗王士祯著作中有关论诗的文字,如《池北偶谈》之类二十余种,兼及轶事、史论等。同时,又择取士祯前后诸大家绪论与之互相发明,间有疑义,则与其兄弟及许昂霄等讨论剖析。几经寒暑,凡三易其稿而成此书。名之为《带经堂诗话》,与《渔洋诗话》以示区别。《带经堂诗话》较全面地反映了王士祯的论诗主张,阐述了他的“神韵说”理论。张宗楠自序谓,意在启前贤之局鐍,作后学之津梁。全书共二千余条,每条下均注明出处。分类汇钞,以门类为经,以年代为纬。前列自序、纂例、汇纂书目。卷首为御笔、应制。以下分为八门、六十四类。八门为综论、悬解、总集、众妙、考证、记载、丛谭、外纪。张宗楠纂集,务在求全,不免失之宁滥勿缺、冗繁琐杂,也有真伪混淆,以误传误者。《带经堂诗话》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刻于乾隆二十七年,同治十二年(1873)广州藏修堂重刻,后又有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校点本,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猜你喜欢

  • 孟子述义

    二卷。清单为锐撰。为锐字伯平,山东高密人。是编颇近讲章体,其引李光地、张江、王步青、何焯诸说,皆自论时文中来。以文法评经,尤蹈明人陋习。但“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一条,据《礼记·檀弓》、《春秋公羊传》,

  • 蠡园文钞

    二卷。《诗存》二卷。《诗话》二卷。《赋草》一卷。《外集》一卷。《对联大备》一卷。附《天印山房遗稿》一卷。清范启璋(生卒年不详)撰。范启璋,江苏南京人,约清末前后在世。其集中诗有嘲讽何桂清,盛赞文廷式之

  • 太乙舟文集

    八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陈用光字硕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仕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福建提督,浙江学政。训诸生必本古儒先警戒之道。为其师姚鼐、鲁仕骥置祭

  • 古今源流至论

    见《源流至论》。

  • 洛诰订诂

    不分卷。柳荣宗(详见《尚书解诂》)撰。柳氏一生,在《尚书》研究方面,用力颇多,在完成《尚书解诂》和《尚书解》二书之后,又认为前人所解的《洛诰》,多有所未备,故又致力于订诂《洛诰》。书首有柳荣宗自序,他

  • 仁斋小儿方论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 高南阜砚史年谱

    一卷,附一卷。清钱侍宸编撰。侍宸,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谱主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更号南阜,清末山东胶州人,官至安徽歙县令。凤翰善于制砚,平生藏砚千余方,并著有《砚史》一书。侍宸即据凤翰所记并

  • 古人几部

    六卷。清陈允衡撰。陈允衡字伯玑,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曾选编明人诗集数十余种,作《诗慰丛书》。明人陆叔度著《古人几部》一书,记载古代成大功、定大策者。陈允衡以为,古人亦有功成而身死,名立而毁

  • 红薇馆吟稿

    一卷。清郭秉慧撰。郭秉慧,生卒年不详,字智珠,湖南湘谭人,李杭之妻。清代诗人。早逝。此书附于其姑郭润玉《簪花阁遗稿》之后,原名《红蔷馆吟稿》,有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书前有李星沅所作序言,共收诗

  • 悦心集

    五卷。清世宗(1678-1735)御编。清世宗名胤祯,爱新觉罗氏,满族,康熙第四子,清朝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初封为雍亲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帮助取得帝位,即位后,打击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