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统笺
三十五卷。清姜希辙(?-1698)撰。希辙字二滨,号定庵,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代思想家刘宗周门下弟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康熙朝仕至户科都给事中、奉天府丞。著述还有《雨水亭集》等。此书大抵系钞撮晋杜预、唐孔颖达、宋林尧叟三家,并参用元朱申《春秋左传句解》之说而成,较少自己的创见;其所征引,也未注明出自何书。有康熙间刊本。
三十五卷。清姜希辙(?-1698)撰。希辙字二滨,号定庵,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代思想家刘宗周门下弟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康熙朝仕至户科都给事中、奉天府丞。著述还有《雨水亭集》等。此书大抵系钞撮晋杜预、唐孔颖达、宋林尧叟三家,并参用元朱申《春秋左传句解》之说而成,较少自己的创见;其所征引,也未注明出自何书。有康熙间刊本。
一卷。宋徐晋卿(生卒年不详)撰。徐晋卿里贯生平亦不详。自署称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左传》内容庞杂。学者往往取以俪语,便于记诵。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崔升等十几家。但多已亡佚。现存的唯有《春秋经传类对
二十卷。清刘翰周纂修。刘翰周,河北丰润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五十九年(1795)任寿光知县。《寿光县志》,创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令刘有成,再修于雍正年间李方膺,三修于乾隆二十年邑令王椿。此志为
四卷。清杨锡观(生卒年不详)撰。锡观字篆若,无锡(今属江苏)人。工翰墨,尤精篆隶,著作尚有《六书例解》。是书旨在辨别六书假借何谓可通何谓不可通。全书分韵编次,于每字之下各标出处并说明其本义,对于误通者
一卷。明王俊(生卒年不详)撰。王俊字机翁,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此书内容多以周子、程子、邵子、张子之言击排朱子,同时也极力攻击陆九渊。但其学说仍坠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晋时宫中之事。其上卷情节大略是,皇后生下双胞胎,取名乾庆、元庆,二人长大后,皇上以抓阄方式定元庆为太子。乾庆万分嫉恨,欲灌醉太子,并诬其淫杀宫女。宫人戚氏将乾庆之谋告于元庆
十二卷。南宋高似孙(生卒年不详)撰。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历校书郎、会稽主簿、知处州。为官贪酷,谄事韩侂胄,为人所不齿。退居姚江著书,有《疏寮小集》、《郯录》、《砚笺
六卷。清李凌汉编。李凌汉,又名李本忠,湖北汉阳人。其祖贸易川江,溺毙而尸未获。父覆舟遇救,母闻耗仰药。凌汉抱先人之隐痛,悲行旅之多艰,矢愿他日有力,必凿尽诸滩而已。其后商业发达,遂偿夙志。于嘉庆十年(
①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
一卷。晋杨泉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杨泉字德渊,三国吴人,征聘不就,从事著述。今仅存《物理论》残篇,杂入晋傅玄《傅子》一书中。上继汉桓谭、王充。主张人死之后无遗魂。开范缜《神灭论》之先河。是书仿
无卷数。比利时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字信末,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1680年被召回国,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招募新教士,一方面是为向罗马教皇说明中国对仪式问题的立场。在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