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①三十二卷。明杨宗气修,周斯盛纂。杨宗气,字钟山,陕西延安卫(今陕西延安)人。周斯盛,宁州人。嘉靖四十年(1561)以进士任山东提学副使,筑河汾书院,集隽异士肄业其间,月有课,季有试,文教大兴。《山西通志》始修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由当时巡抚李侃、胡谧所创,榆次阎朴、宁化潘高续修。稿成,刻未竣,潘高捐馆而辍。八十余年后,杨宗气来任,即命山西督学周斯盛主其事。以成化《山西通志》为底本,参以阎朴、潘高稿本,稍加删润,嘉靖四十三年(1564)刊印。全书二十门,书前有杨宗气序。此志较成化志卷数扩增约一倍,前者十七卷,略显单调,此志较为宏阔。条目较前多有损益。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以后,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鞑靼、俺答等部不断入扰,明朝在山西的边防军务显得更加重要,此志卷二十七至二十九言武备。嘉靖二年(1523)山西潞城青羊里爆发了陈卿领导的众达五万余人、长达五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书中偶有反映,是极为珍贵的资料。杂志门中,记录了弘治十二年朔州陨石情况,十分详细,为国内外天文学家所重视。此外,杨宗气的序言论及方志的性质、功用和编纂原则,也引起方志学界的重视。此志不足有二:一是删去成化志十七卷中碑目,殊为遗憾;二是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的艺文志,约占通志总卷数的十分之一。该志书的刊行,为明万历以后县志的纂修奠定了基础。②三十二卷。清穆尔赛修,刘梅纂。穆尔赛字文如,满洲人,科第不详。刘梅,字籍不详,康熙年间任山西提督学政。早在康熙十三年(1674)提督学政谢观曾修山西志书,十五年(1676)由山西名儒范鄗鼎删润订正。时隔数年又由山西提督学政刘梅“缺者补,冗者芟,信者传,疑者缺”,五易其稿,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三十二目。分为:图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山川、城池、分署、学校、祠祀、贡赋、屯田、水利、盐法、兵防、马政、帝王、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孝义、列女、隐逸、寺观、杂志、祥异、艺文。所收门目存在不少疏漏简脱,但较成化、嘉靖旧志,则订证良多,内容较丰富。如图志考目,旧志图极简略,该志书则详加考订,首星野,次古冀州,次帝都、北岳、中镇等等,以至于全省八郡三关诸图,略著其说,俾开卷一目了然。又如选举目,不仅仅是科举名录,而且还全文照录明洪武三年科举条格以及其后六次的补充规定;并对科举的意义、要求,乡试、会试的时间、次序、名额、内容、文体,对中试者授予的官职、品级等都详细记述,一一介绍。又如职官目,将山西历代府、州、县官也都载入省志。其不足之处,纂修者厘订欠精,有人说它“采摭虽富,舛谬实多”。③一百八十四卷。清曾国荃修,王轩、杨笃等纂。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县)人,曾国藩之弟。咸丰二年(1852)优贡,工古文诗词。咸丰六年(1856)随兄率湘军出境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攻破天京(南京),以军功历任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湖北巡抚、陕西巡抚,光绪三年(1877)任山西巡抚,陕甘、两广、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礼部尚书等职。他除主修光绪《山西通志》外,还主纂《湖南通志》,光绪五年(1879)曾通令山西全省州县修志,发布修志檄。此外,还为《五台新志》作序。王轩(1823-1887),字霞举,号青田,又号顾斋,山西洪洞人。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任兵部主事。同治三年(1864)请假归里,主讲晋阳、令德两书院。他是山西著名学者,著有《耨经庐诗集》、《勾股备术细草》。杨笃(1834-1894),字巩同,号秋湄,山西乡宁县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曾任河北宏州书院山长、山西繁峙县教谕、阳曲县训导和襄垣县教谕。精通经史,工金石书法,多有建树。一生著述有:同治《西宁新志》、《蔚州志》、《屯留县志》、《繁峙县志》、《壶关县续志》、《代州志》、《长子县志》、《五台新志》、《长治县志》、《潞城县志》、《天镇县志》等十一部州县志书和一部通志。光绪五年(1879),山西通志局成立,王轩为总纂,杨笃与杨深秀为分纂。十三年(1887),王轩病故,杨深秀赴京任职,志书编纂几乎陷于停顿。杨笃毅然担起修志重担。虽疾病缠身,仍不停执笔。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分图、谱、考、略、记、录六门三十七类。图三卷、谱十九卷、考三十五卷、略二十二卷、记二十卷、录八十四卷。该书为清代名志之一。此志门目安排得当,“头绪繁多者则区为子目,事体相近者则为附目”,其特点如下:一、记述“皆用史法而不袭用史名,其变传为录甚严谨”。二、每一个门类都有小序加以概括。载地理沿革“视旧志加详”,考订精确。三、图与谱两同类,做到“用图检谱,以谱证图”。四、记山脉走向、河流流经则“按水经注仿其体为山川考”。五、古迹考则“古迹皆别为图附焉”。六、人物一门“多录旧志,余无所蹈袭”。七、间有录用则注明“冀存原书”。八、各类中,独缺艺文,可称有识。九、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金石记十卷,收罗宏富,考订精确,为海内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所推崇,因而另印单行本,取名《山右金石记》行世。学人多认为该志“义例精严,蔚然大作”,得到张之洞、梁启超的好评。此志尚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补版重印本。

猜你喜欢

  • 鸳鸯宜福馆遗词

    一卷。清陈元鼎(1816?-1867?)撰。元鼎字实庵,号芰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工诗词,天才隽敏,穷愁放诞,浪迹江淮以终。著有《同梦楼词草》、《吹月词》等。《鸳鸯宜福馆遗词》由

  • 西樵遗稿》

    八卷。明方献夫(?-1544)撰。方献夫,字叔贤,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吏部员外郎,累迁吏部尚书。著有《西樵遗稿》、《周易传义约说》。方献夫早年曾读书于西樵山,故

  • 隋书

    八十五卷,魏征等撰。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藁城、晋县一带)人,唐初名相、著名历史学家。隋末,武阳郡丞元宝藏响应李密起兵,召魏征为典书记。魏征归李密,仍掌文翰。李密兵败,魏征

  • 传是楼宋人小集

    不著编者姓名。据卷后嘉定戴范云跋称“昆山徐氏所辑”,则是集为“徐乾学家本也”。集中所录凡二十二家:薛嵎仲《止云泉诗》,姚镛《雪蓬稿》,刘翰《小山集》,张良臣《雪窗小集》,叶茵景《适堂吟稿前集》及《续集

  • 左传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征》)撰。作者治学侧重今文经学,站在今文经学家的立场上,对《左传》及杜预注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左传》不解经,并批评杜预等人以邪说诬《春秋》。但作者也不全盘否定《左

  • 袁礼部诗

    二卷。明袁衮撰。袁衮,字补之,号谷虚子。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庐陵县知县。以正田藉、稽虚税为时所称颂。官至礼部仪制司主事。袁氏为吴中鼎族,袁衮与其兄、弟六人号袁氏六俊。

  • 东海文集

    五卷。明张弼(1425-1487)撰。张弼,字汝弼,自号东海,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为兵部郎中,官至南安府知府,治绩着著。弼少善草书,鸣噪一时,为当时书法名家。著有《东海

  • 入江巨川编

    齐召南著。齐召南,天台人,著有江道编、入汇巨川编等。《入江巨川编》小方壶斋本,目首涪江,次嘉陵江,次渠汇,次黔江,次澧水,次阮水,次湘水,交洞庭湖,次汉水,次云梦,次章水,次贡水,次赣江,次盱江,次上

  • 望湖亭传奇

    二卷。明沈自晋(1583-1665)撰。自晋字长康,一字伯明,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工曲律,著有传奇《望湖亭》、《翠亭山》、《耆英会》和散曲集《鞠通乐府》,并将沈璟撰《南

  •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