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汇纂集要
六卷。清倪景模撰。倪景模字载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本书缺《泰誓》上至《梓材》十三篇。倪景模在其自序中说:“得晋陵昆庭陆氏《尚书汇纂》,颇称简尚,已复补入蔡传字解更加修节,俾初学口到即了如指掌,童而习之,毕生可免泛滥之讥。”今观此书,乃一乡村学究之高头讲章而已。卷首载有“九州田掌诀”、“九州赋掌诀”、“土色性歌”、“贡赋歌”、“贡道歌”等,皆乡塾学究教课童蒙之举。其上方批语,亦十分粗浅,少有可取之处。今存世者为钞本。
六卷。清倪景模撰。倪景模字载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本书缺《泰誓》上至《梓材》十三篇。倪景模在其自序中说:“得晋陵昆庭陆氏《尚书汇纂》,颇称简尚,已复补入蔡传字解更加修节,俾初学口到即了如指掌,童而习之,毕生可免泛滥之讥。”今观此书,乃一乡村学究之高头讲章而已。卷首载有“九州田掌诀”、“九州赋掌诀”、“土色性歌”、“贡赋歌”、“贡道歌”等,皆乡塾学究教课童蒙之举。其上方批语,亦十分粗浅,少有可取之处。今存世者为钞本。
即《御批通鉴辑览》。
五卷。清翁方纲钞辑。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累迁至内阁学士。先后典江西、湖北、顺天乡试,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
三卷。李琪(生卒不详)撰。李琪字孟(梦)开,亦字开伯,号竹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曾任国子司业。此书以诸国为纲,而以其国之事见于《春秋》者类编为目,前有序,后有论断。第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
二卷,清黄誉纂修。黄誉,字耐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廪贡,嘉庆五年(1800)任太平府照磨。此志嘉庆七年(1802)成稿付梓。《龙州纪略》嘉庆八年(1803)刻本。分上下二卷,卷首四序,上卷舆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著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
二卷。宋叶梦得(1077-1148)撰。清叶德炯辑。叶梦得,字少蕴,自号石林居士,江苏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调补丹徒尉。宋徽宗朝,自婺州教授召为编修官,因诏对称旨,特迁祠部郎官。大观初
三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万历初(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县知县。舜牧著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集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其曾孙淳显所刊
三卷,附识三卷。明李清(详见《南北史合注》)撰。此书所记大都是李清于明崇祯、弘光两朝,历官刑、吏、工科给事中时所见所闻,故名之为《三垣笔记》。书中记明末朝章典故和重要廷臣的言行事迹,并及崇祯、弘光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