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博古图

宣和博古图

三十卷。宋王黼(1079-1126)撰。王黼,字将明,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崇宁年间进士,多智,善谗佞逢迎,由宰相何执中荐为校书郎。蔡京复相,黼效过大力,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后不久,又上疏皇帝陈蔡京二十大罪状。宣和二年(1120),代蔡京执政,伪装顺应民心,一反蔡京行为,四方称为“贤相”,实际上大肆搜括民脂民膏,中饱私囊。黼曾主持宋金交涉,出巨款赎回燕京(今北京市)等五、六座空城,反而夸功奏凯,升为少傅,被时人称为六贼之一。钦宗即位,黼被流放,行至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附近的雍丘县(今河南杞县)村中被杀死。著有《宣和博古图》一书。清代学者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宣和博古图》为王楚撰。清代学者钱曾《读书敏求记》认为《宣和博古图》的作者是王黼,“楚”字为传写之误。《四库全书》肯定了钱曾的考证。《宣和博古图》主要记载了从商到唐的鼎、尊、彝、卣、瓶、壶、爵、敦、钟、鉴等各种古器物,凡五十九种,八百三十多件。卷一至卷五,记载商到唐的各种鼎;卷六至卷七,主要记载商、周的各种尊、罍;卷八,主要记载商、周的各种彝;卷九至卷十一,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卣;卷十二至卷十三,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瓶、壶;卷十四,主要记载商爵;卷十五,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觚、斝;卷十六至卷十七,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敦、斗等;卷十八,主要记载从商至汉的各种甗、豆等;卷十九,主要记载商、周、汉的各种鬲、盉等;卷二十至卷二十一,主要记载从周至唐的各种匜、鬲等;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五,主要记载从周至六朝的各种钟;卷二十六,主要记载从周至汉的各种磬、錞等;卷二十七,主要记载从周至唐的各种托辕、弩机等;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主要记载从汉至唐的各种鉴等。是书在比较重要的古器物种之前均有一篇总说。每一件古器物,均画有图形,多数在图形左面均有文字说明,记述其款识,甚至有的记述其高度、深度、口径、容量、重量、文饰、所用材料、铭文字数等等,对器物上的所有铭文,皆用今文释之。对古器物搜集的较多较全,可以使后世读者“识三代鼎彝之制,款识之文”。现存明嘉靖七年蒋飏刊本、万历戊子泊如斋刊本、万历三十一年吴公宏本、振绮堂元刻《博古图》三十卷、蒋飏翻刻元至大重修阔板本、乾隆天都黄氏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儒林传稿

    四卷。清阮元(详见《经籍纂诂》)撰。嘉庆十五年(1810年),元为侍讲,兼国史馆总纂,创编儒林传。他说:“两汉名教,得儒经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故理学经学一并同列。”该书自顺治至嘉庆之初,共四十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

  • 西泠印社全书

    七十一种,一百四十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吴隐编。吴隐曾与吴昌硕创办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中国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地址为浙江杭州孤山,因地近西泠而得名。此书所收七十一种书

  • 鸣沙石室佚书续编

    四种,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此丛书收释、道、摩尼,景教著作各一种:《姚秦写本大云无想经》、《唐写本老子化胡经》、《唐写本摩尼教规》、《唐写本景教三威蒙度赞》,均为敦煌石室残卷。其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文献通考

    三百四十八卷,马端临撰。马端临(1254-约1324),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省)人,元代著名历史学家。父廷鸾,南宋度宗时为右相兼枢密使,因与贾似道不合去官,著有《读史旬编》,“始以备遗忘,授儿曹

  • 西洋朝贡典录

    三卷。黄省曾撰。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成书于正德十五年(1520)。主要根据《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及《针位》三部书编辑而成

  • 简端录

    十二卷。明邵宝(生卒年月不详)撰。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进士,曾官江西提学副使,正德中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伏诛,复出为户部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初卒,谥

  • 济南府志

    ①五十四卷,首一卷。清蒋祐修,唐梦赉等纂。蒋祐字意山,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康熙初原山东巡抚都御史国柱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自天津调任济南知府。唐梦赉(1632-1694)字济武,别字豹岩

  • 杜氏体论

    一卷。魏杜恕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杜恕字务伯,京兆杜陵人。在朝八年,不结党援,专心向公,议论亢直,仕至御史中丞。出刺幽州,因事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问间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