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乐集

安乐集

二卷。唐代释道绰(562-645)撰。道绰,俗姓卫,并州(今山西省太原)汶水人。十四岁出家入寺,用功尤为刻苦,学法尤为勤奋。对《大涅槃经》特别有研究,曾开讲二十四遍。他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又从蒙山开化寺慧瓒禅师讲究空理,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住玄中寺时,舍其《涅槃》讲说,修习净土行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观想礼拜,精勤不断。先后为信众开讲《观无量寿经》约二百遍,讲经散席,大众欢喜赞叹,念佛的声音响彻林谷。因玄中寺属西河汶水之地,故后人称道绰为“西河禅师”。(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396页)经他热心弘化,善导广劝道俗信众念阿弥陀佛名,遂使当时晋阳、太原、汶水三县七岁以上的男女人人都会念称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于他的博学,更由于他对佛法的执著研习,遂使他成为唐代净土教的一位受人敬仰的高僧。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曾驱车专程来到玄中寺访问道绰,为文德皇后祈愿。道绰净土学的主要特色,是重视经证。主张教法应该和时机相应,以菩提心为其根本,以念佛三昧为其要行。在他感召下涌现出不少净土法门高僧、如善导、道抚、僧衍、尼大明月等僧人。道绰的著作,现存的有《安乐集》上下二卷,亦称《净土论》。此书共分十二大门,每门有一番至九番料简,共三十八番料简,皆引经论劝信往生。集内引文共五十六部,其中经四十四部,律一部,论八部,释三部。第一大门中有九番料简,主要说明净土法门易修易证应时应机而广劝修学;说明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为宗,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之王。说明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报身报土,上至菩萨下至凡夫俗子都可往生。第二大门有三番料简,主要说明凡要往生净土的人,须先发菩提心,批评大乘中人的偏执异见。第三大门有四番料简,主要是教相判释并显示全书正旨。第四大门有三番料简,以中国高僧行净土法门为示范,说明习此门的种种好处。第五大门有四番料简,说明难行道、易行道的区别和修习方法。第六大门有三番料简,主要说明十方净土惟安乐世界最为殊胜,劝人立志求往,机会莫错过。第七大门有两番料简,主要说明此土的厄缚和彼土的解脱,劝修净土。第八大门有三番料简,主要引证比较,劝人舍此土,求往生。第九大门有两番料简,主要说明弥陀净土有善无恶、有乐无苦,寿命长远不可思议。第十大门有两番料简,引经证明西方净土不可思议,劝人回向西方以成大益。第十一大门有两番料简,劝一切众生依善知识作向西意,并说明净土受生的殊胜。第十二大门有一番料简,以《十往生经》为证,劝人往生西方,并作颂总结,以功德回向一切。本书彰显自宗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在:第一、圣净二门思想,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由于找不到圣道、净土二种胜法,才生死轮回终不可解。第二、十念成就,即讲一个人十念相续称佛名字,一定往生之理。第三、末法思想,即指西方净土是佛法被灭后的唯一出路。早打算,早修持,早到达,早得益。否则,前途未卜,凶多吉少。此书在唐代中叶传入日本,因此在海内外均有很大影响,也是研习净土宗的重要资料。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方初庵集

    十六卷。明方扬(约公元1585年前后在世)撰。方扬,字思善,号初庵,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杭州府知府。著有《方初庵集》。方扬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

  • 学礼质疑

    二卷。清万斯大(1633-1688)撰。斯大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竭夫先生。浙江鄞县人。曾从学黄宗羲。入清后,不满清统治,弃举子业,研习诸经,尤精《春秋》、《三礼》。其治《礼》不拘汉、宋,不盲从前儒

  • 钱氏私志

    一卷。宋钱愐撰。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愐曾官太尉,其它事迹均不详。《钱氏私志》为杂事之书,书末有钱世昭序:称叔父太尉,凡耳目所接之事,皆广记而集累下来,得数万言,世昭叙而集之,名曰《钱氏

  • 玉烟堂法帖

    二十四卷。明陈元瑞(生卒年不详)辑。陈元瑞生平不详。据该法帖中董香光《序》介绍,可知陈元瑞深于书学。该贴选取历代名迹法帖的石刻佳本,始于汉魏,终于宋元,共编定二十四卷,刊成于明万历癸丑(1613)。所

  • 集韵

    十卷。是书由北宋丁度、李淑典领,宋祁、郑戬、贾昌朝、王洙等同加修定。丁度事迹见“礼部韵略”。宋景佑四年(1037年),宋祁、郑戬等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贾昌朝批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

  • 书隐丛说

    十九卷。清袁栋(生卒年不详)撰。袁栋字国柱,号漫恬,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乾隆时监生,袁栋专心古学,深于研究刘、杜、郑、马四家之书,工诗词,善隶书,书、竹、石、亦佳,著书三十余种。有《漫恬诗钞》、

  •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其生卒年不详。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

  • 读春秋编

    十二卷。陈深(1293-1362)撰。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代经学家、书法家。宋亡,陈深放弃科举,笃志苦学,闭门著书。元文宗天历时,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陈深潜匿不出。其平生著作,除

  • 御制诗

    《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其生平详见(《御制文初集》(辞目)。弘历所著之诗甚富,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其

  • 何燕泉诗

    四卷。明何孟春撰。何孟春,字子元,彬州(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累官至南京工部郎。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学句宏博。著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等。此集收诗四卷,系明嘉靖间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