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左契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景云出游;众人孝,林泽茂”一条,《艺文类聚》引作援神契。“孝经者篇题,就号也,所以袁指括意,序中书名出义,见道曰著,一字苞十八章,为天地喉襟。道要德本,故挺以题符篇冠就”一条,《御览》引作钩命决,而字句略有不同。“孝顺二亲,得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祉福永来”一条,《唐类函》引作《河图》。该书版本为《说郛》本。② 一卷。明孙珏(详见《孝经援神契》)编辑。首条“将军颐,虎衔珠,大夫正,海出鱼”,当出《御览》二百七十四。《御览》“颐”字作“顺”字,此“颐”字,盖误。次条“封子太山,考绩燔燎,禅于梁父,刻石纪号,垂度示典,功平政教”,出处不详。章全考定本多通行本一条云“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敬以自彰”,其中“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八字,见《御览》卷一。又卷四百十一,“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敬以自彰”十八字,见《说郛》,其下尚有“务于德也”四字,是书未引,也不知所出。该书版本为《勤业堂校定古微书》本。③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所采凡十三条,较池辑本为多。其中十条,据清河郡本。所引“元气混沌”条下有宋均注“一德谓从一体也,天序日月星辰,不欲人见,而人见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不欲人知,而人见自彰,同修一体也”四十五字。“霜以挫物”条下有宋均注“孝皆人心所自然有者。行之善,则如露之于草,其身自泽;行之不善,则若霜之挫物,其自损也”三十九字。以上二条及宋均注均据清河郡本。黄奭另引《开元占经》一条。该书版本为《汉学堂丛刊》本。④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题魏宋均注。首条“元气混沌”八字引《御览》,《初学记》则引作《孝经援神契》。次条“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夭孽消灭,景云出游”引《御览》,而《艺文类聚》引此于“景云出游”上无“夭孽消灭”四字,其下多“庶人孝,林泽茂”六字。是书据《御览》卷四十一别引“庶人孝,则林泽茂,浮珍舒,怪草秀,水出神鱼”。但《御览》引此作《孝经援神契》。是书另引《占经》卷五“日变布五色,苍色见于百姓也”及卷六“轩辕列明,后女争誉”二条,为其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玉函山房刊本。⑤ 一卷。清乔松年编辑。所引《广韵》“天子孝”一条,此条《艺文类聚》引作援神契,而九十八又引作左契。引《说郛》四条,均无出处。其中“孝顺二亲,得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祉福永来”二十二字,《唐类函》引作《河图》。《说郛》尚有“孝弟之至,通于神明”一条,“孝经者篇题,就号也”一条,“孝弟之至”一条,“周襄王不能事其母弟”一条,此四条是书均未收入。盖前一条,《御览》引作《孝经援神契》;后三条,《御览》均引作《孝经钩命决》。该书版本为纬捃本。

猜你喜欢

  • 重修太原县志

    十六卷。清沈继贤纂修。沈继贤,字鹤书,浙江海宁县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雍正元年(1722)任直隶乐亭知县,七年(1729)补任岚县知县,八年(1730)调任太原知县。修有《重修岚县志》。《

  • 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

  • 四川通志

    ①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

  • 古今记林

    二十九卷。清汪士汉(生卒年不详)撰。汪士汉著有《秘书》二十一种。本书杂录正史以及百家之书,随笔摘录,编辑而成。全书分二十七类。作者自谓其义例有二:一纪淑慝以示劝戒,一搜瑰琦以资见闻。其资料似从类书中抄

  • 诗经摘葩

    八卷。清孟道光(生卒年不详)撰。道光字泰瞻,又字少湘,湖南人,生平事迹不可考,只知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书以笔华楼所刻《诗集传》为底本说诗。说诗之语,皆列书眉,间有旁批。经文集传之旁,多有墨笔圈点,指示

  • 祝氏事偶

    十五卷。明祝彦(生卒年不详)撰。祝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元年举人。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目,分条引录,按类编次。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又分为天、地、人三部排列

  • 才兹经说

    二卷。清末王兆芳撰。兆芳字漱六,江苏崇川人,生卒年不详。曾就学南菁书院,为经学家黄以周的高足弟子。治经尤长于三礼。篇名“才兹”,取草木初生滋益之义。此书解经,不乏佳作。如“说稽古”,融会贾逵、马融、郑

  • 杜诗镜铨

    二十卷。《附录》一卷。《年谱》一卷。清杨伦(1747-1803)撰。杨伦,字西木,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历任邑宰,江汉书院山长。是书非注杜之作。是将各家注杜之说,勘削纰缪,涤去芜杂俾杜诗真面

  • 古微堂外集

    八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举明经。次年随父入京,师从胡墨庄、刘蓬禄诸先生,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道光二年(1822)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

  • 临证指南

    见《临证指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