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威海卫志

威海卫志

十卷,首一卷。清毕懋第修,郭大文续修,王兆鹏增订。毕懋第字衡南,康熙年间太学士。郭大文字尧赡,威海邑人,以拔贡任县丞。王兆鹏,邑人。郭文大见威海乃海防要塞,而县志久缺,矢志纂修新志,以存文献,其网罗旧闻,搜求史料,始于康熙时,直至乾隆七年,稿始完成,惟未及付梓。王兆鹏来都省视,取其稿加以增订,遂成此志。《威海卫志》康熙十一年(1672)修,乾隆七年(1742)续修,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志:星野、沿革、形胜、海运、延袤、山川、古迹、坟墓、风俗、灾祥、兵事;卷二建置志:城池、公署、都里、武备、坊表、桥梁;卷三学校志:学宫、社学、学田;卷四食货志:丁徭、屯赋、起运、存留、盐法、物产;卷五典礼志:祠祀、公仪、饮射、宾兴;卷六官守志:职官、名宦、政绩;卷七贡举志:征辟、甲科、乡科、制责、例贡、例仕、儒士、武科、武职、貤封、荫子;卷八人物志:乡贤、忠臣、孝子、节义、文学、列女;卷九艺文志:记、跋、引、呈、序、议、申文、奏疏、记略、诗、词、歌、赋;卷十外志:流寓、寺庙、仙释、怪异、丛谭。卷首有序、凡例和《威海卫境图》、《威海卫城图》。此志因取旧稿、整理考证,故记载叙述,详细精确。体例完备,条理明晰。其志突出艺文志的搜集,艺文志一门约占全志的五分之二。然不足之处,即分门设目,略显冗繁。

猜你喜欢

  • 论世编

    见《图书编》。

  • 教家类纂

    八卷。明薛梦李(生卒年不详)编。薛梦李,字近泉,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摭取前人家训及劝善诸书荟萃成此编,并附以议论。共八卷,分四门,首为图说,次为

  • 荣木堂诗集

    十卷。《续集》六卷。明陶汝鼐(详见《荣木堂文集》)撰。汝鼐少有诗名,诗集中主要叙述亡国的隐痛,尤以湖南寇事诗为最佳,诗以五古形式叙写崇祯癸未年(1643年)张献忠寇湖南事,近千言,邓显鹤《沅湘耆旧集》

  • 重游岳麓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参见《登天岳山记》条。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八日,李元度与罗研生,郭意诚、张力臣重游岳麓作此记。此山为衡岳之麓,峙长沙湘江西岸,以书院而著名。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旧为

  • 五经堂文集

    五卷。清范鄗鼎(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范鄗鼎字彪西。山西洪洞人。生平详见《理学备考》(辞目)。康熙六年(1667)进士,养母不仕,闭门读书。阐明绛州辛全之学,与应伪谦、李颙以理学著称。设立希贤书院

  • 宜斋野乘

    一卷。宋吴枋(生卒年不详)撰。吴枋字木方,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卷首自序谓,40岁以来,荣念已绝,独于嗜书一事,如饥之于食,渴之于饮,未尝一日忘情也。仿司马光“闻新事即录于册,且记所言之人

  • 劬庵文稿

    四卷。清罗正钧(约1900前后在世)撰。罗正钧字顺循,晚号劬庵,湖南乡泽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直隶抚宁、定兴、清宛县知县,天津保定府知府,山东提学使。著有《劬庵官书拾存》、《船山师友记》

  • 禹贡广览

    三卷。许胥臣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学者。《禹贡广览》一书,体例严整。卷首载九州总图,其下九州各列分图,导山、导水、南条、北条亦分析为图。各以经文分附于图后。至于“九州攸同”及“

  • 经解题纲残本

    四卷。辑者姓名无考,行文以天干为次,每编又分上下篇。今日所见版本,仅存卯编之下、申编上下、酉编全部,共四卷。卯编下录《陈寿祺上阮芸台请定经郛义例书》,附《经郛条例》、胡敬、赵坦、陶定山、钱福林《论孔颖

  • 愿学编

    二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更字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为嘉定判官,迁知潼川,历吏部郎中、安广知府、右副都统御史、山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