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

二十四卷。宋陈自明(1190-1270)撰。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三代业医,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擅长妇产科与外科。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却并不自囿于家学,而是勤恳治学,遍索方书,精研古籍,广收奇方,博采众长,在结合自己实践,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撰写出《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书。陈氏之前,妇产科著作不少,但纲领散漫,系统性差,《妇人大全良方》是第一部完备系统的此类著作。此书又名《妇人良方》、《妇人良方集要》。全书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八门,每门下分诸证,有论有方,内容翔实,论理精详。此书既注重对妇产科作理论上的系统阐述,又注重对这一学科各重点组成部分分别剖析。作者在理论上以《内经》为基础,并深受《诸病源候论》影响,但不拘泥于前说,从先天后天两方面来认识妇女经血来源,并把妇女的生理、病理分成三类,即室女、已婚与七七天癸数尽之后。这种认识比较正确,突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思想,但又注意情况不同,证治有别。对于具体证治,作者强调要调理脾胃,因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以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症。所以荣血亏损,羸瘦燥热者,但助胃以壮气,使荣血生,则经自行;损伤肝脾而致月经不通者,但资其生化之源,则经自通;脾气衰弱,不能制水而变为肿满者,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方可保生;若暴崩下血不止,当以调补脾胃为大法。对阴挺下脱,则以益气举陷为原则。对经期、妊娠期卫生及不孕症原因的分析均有独到见解。对临产诸证处理及预后判断,也对后世大有启发。总之,此书在我国妇产科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尤其对明、清两代医家影响至深。明薛已校注重订,增入候胎、疮疡两门并附自己有关见解及方药,名为《校注妇人良方》,流行更广。有宋建阳余氏勤有书堂刻本,明仿宋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守山阁丛书

    一百一十种,六百五十二卷。清钱熙祚编。钱熙祚字锡之,金山(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善长校勘古籍。道光初年,钱熙祚得张海鹏《墨海金壶》残版,并增补五十六种,成此丛书。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

  • 雅雨堂丛书

    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清卢见曾编辑。卢见曾字抱经,号雅雨,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官两淮盐运使。其为人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幕下,极一时之盛。曾刊刻《金石三例》,著

  • 周易图说述

    四卷。清王宏撰著。宏撰字无畏,一号山史,陕西华阴人,监生,康熙时中举未赴。作者工书善文,精于金石之学,著有《华山志》、《砥斋集》等。此书共四卷,第一卷先言易之本义,作者认为易字本诂为卜筮,简易、不易、

  • 靳文襄奏疏

    八卷。靳辅撰。靳辅(1633-1692),清辽阳(今属辽宁)人。隶汉军镶黄旗,字紫垣。顺治六年(1649)由官学生笔帖或选为翰林院编修,后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十年(1671)巡辅安徽,十六年任河道总督

  • 程朱阙里志

    八卷。明赵滂编。赵滂,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宋代学者程颢、程熙兄弟和朱熹的情况。之所以合为一编,是因为朱熹是徽州婺源(别称新安)人,而二程之墓也在此地。书中分为七门,按门记载

  • 端人集

    四卷。清彭泰来(生卒年不详)编。彭泰来,字子大,号春洲,高要(今属江苏)人,约嘉庆、同治时在世。嘉庆拔贡。著有《昨梦斋文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前有彭泰来自序,称:“清代诗歌繁盛,而泰来有感于其郡尚无

  • 义侠记传奇

    二卷。明沈璟(1553-1610)撰,沈璟事迹见《桃符记》条。此记二卷,三十六出。演宋梁山泊武松的故事。剧中武松尚义任侠,故名。所演武松景阳打虎,阳谷遇兄,杀西门庆,伏蒋门神,十字坡认义,飞云浦复仇诸

  • 杜氏笃论

    一卷。三国时魏杜恕(生卒年不详)撰。恕字务伯,京北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入。曾任散骑黄门侍郎、弘农太守等职。恕一生不结交援,专心向公,引起了朝中一些小人们的反对,最后贬官而死。恕一生著述颇多,曾著有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

    ①一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436)所译。除此译本外,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41

  • 秋槎杂记内篇

    四卷。清刘履恂(1738一1795)撰。履恂字迪九,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乾隆丙午举人,用为儒学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秋槎札记》一卷。本书有履恂后序,时在乾隆壬子年,后来毁于火灾。其子刘宝树重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