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夷夏论

夷夏论

一卷。南齐顾欢(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顾欢所撰《夷夏论》,始见于《南齐书》顾欢本传,《隋书·经籍志》有著录,而《唐志》不载,说明亡佚已久。据《南齐书》顾欢本传称:“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著《夷夏论》曰,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并载顾欢所论说:“道则佛也,佛则道也。其圣则符,基迹则反。”顾欢认为道与佛:“或和光以明近,或曜灵以示远”,“各成其性,不易其事”。这说明顾欢既崇尚道教,又肯定佛说。宋司徒袁粲不同意顾欢的说法,因此他托名道人通公驳之。清马国翰据《南齐书》所载概略辑录成书,并附袁粲驳论于其内。《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据书中所述,认为顾欢袒道而贬释,尊夏而远夷,是其大意,并因顾欢注有《周易》、《论语》、《老子》诸书,认为顾欢学重玄儒及其旨趣在于儒道。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郑注孝经考证

    一卷。清潘任撰。潘任生卒,籍贯及事迹不详。著述有《郑注孝经考证》一卷、《孝经讲义》一卷《孝经集注》一卷、《读孝经日记》一卷、《孝经郑氏解疏》十卷(未刊行)等。郑玄《孝经注》,自刘知己以来多有疑者。严可

  • 正字通

    十二卷。明张自烈(1564-1650)撰。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宜春(今属江西)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入清累征不就,晚年卜居庐山。博学洽闻,著作尚有《四书大全辨》、《诸家辨》、《古今文辨》等十余种,

  • 石品

    二卷。明郁浚撰。郁浚,字开之,松江(今上海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石品》一书。是书成于万历丁巳(1617)年间,其主要内容为杂记古往今来石名,十分缺乏条理,顺序混乱。书中文字大多剽窃类书

  • 高唐州续志

    二卷,首一卷。清毕一谦修,耿举贤纂。毕一谦字益之,满洲镶蓝旗人,贡监出身,乾隆七年(1742)任高唐州知州。耿举贤,邑人,举人出身。毕一谦莅任后,见旧志体制、叙述,皆有未备。欲重为修纂。又因距前志仅三

  • 易经图释

    十二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六年(1436)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史》有传。该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分为十卷,但其中《象

  • 乡党典义

    二册不分卷。清魏晋(生卒年不详)撰。晋乃衡阳人。是书取经传中的制度、名物,来考订《论语·乡党篇》。其遍稽诸经传,根据诸注疏,取证于婺源江永的《乡党图考》。讨论其源流,参证其得失,颇为精密。晋自序中称是

  • 宝制堂集

    二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平详见《梅国集》。此集系刘节官副都御史时由其子刘鲁掇拾其杂稿而成。编前有林庭、吕楠、方豪所作之篇序,皆称此集题为《

  • 启札云锦裳

    八卷。不著撰者姓名。其时代亦不详。此书以书札泛词分类编次。门目猥杂,字句庸腐。实为俗陋之作。

  • 蒲室集

    十五卷。元释大诉撰。大诉字笑隐。生卒年不详。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此集诗六卷,文九卷。前有虞集序,谓其“如洞庭之野,众乐并作,铿宏轩昂,蛟龙起跃,物怪屏走,沈冥发兴。至于名教节义,则感

  • 楷法溯源

    十四卷。清杨存辑录,杨守敬编次。杨存,生卒年不详,字孺初,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杨守敬(1839-1941),字惺吾,别署邻苏,湖北宜都(今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一带)人。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