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

各一卷。明曹端撰,其生卒年不详。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周敦颐依据《易传》、《中庸》和韩愈《原道》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把陈抟的《无极图》改变成为论证世界本体及其形成发展的图式——《太极图》,建立自己的以孔、孟正统思想为主的客观唯心主观的本体论。周敦颐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并不是说太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而是说太极无形无象,不可言说,不是真有一个“极”,所以叫做“无极”。周敦颐认为,人和万物生于五行二气,“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这就是说,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而万物以无形的太极为本。也就是“无形而有理”的“理”化生了万物。《太极图说》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通书》解释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这里所说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神”,就是“太极”。张载的《西铭》继承了《孝经》的“孝”的观点,认为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进一步把孝的原则神秘化,加以无限的夸大,他认为体现了孝的原则就是体现了宇宙的最高原则。《西铭》把一切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行为都说成是实现“孝”的原则。反之,把一切违反封建道德规范的行为都说成是不孝。故张载被后来的理学家奉为圣贤。端对此三书笃志研究,颇有新意。是编注释三书,皆抒所心得;大旨以朱子为旧。而《太极图》末附张载“辨戾”一条,乃以朱子所论太极阴阳语录,与注解互异。而考定其说,盖注解出朱子之手,而语录则门人之所记,不能无讹。端得于朱子之教尤深,故能辨别真伪。是书前有端之《自序》云,作于宣德三年(1428),唯论《太极图说》,而未及《西铭》;卷末有正德六年(1511)黎尧卿《跋》才兼论《西铭》。《通书》前后又有孙奇逢《序》及《跋》。《跋》只谈《通书》,而《序》则言渑池令张燝合刻三书。据端《本传》云,其书本名《释文》,所注《孝经》,乃名《述解》。此本亦题曰《述解》,不知何人所改刊。版颇拙恶,排纂亦无体例,每句皆以正文与注连书,字画大小相等,但以方匡界正文每句之首尾,以为识别,殊混洧难读。今离而析之,使正文与注别行,以便阅览。

猜你喜欢

  • 西峰字说

    三十三卷。明曹学佺(详见《易经通论》条)撰。此书分天、地、人三太部,其中天部三卷,人部三卷,地部二十七卷。其中或引说文小篆之解,或又仅就楷体字发义,如其解“春”字为三画象三阳;解“冬”字为反文之反,即

  • 六书糠秕

    三卷。清沈道宽(生卒年不详)撰。道宽字栗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官湖南桃源知县。是书辨正《玉篇》、《广韵》之谬误,求其无戾于《说文》。上卷曰篇韵类隔,辨析声音之理。中卷曰篇韵正误,考订其援引之谬脱,

  • 孔子编年

    五卷。旧本题宋胡舜陟撰,实即舜陟命其子胡仔作。胡仔字元任,号苕溪渔隐,南宋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后流寓吴兴(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历任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知晋陵县等职。晚年著有《苕溪渔隐丛话》。《

  • 墨妙轩法帖

    四卷。清高宗敕蒋溥等辑,即《三希堂法帖》续帖,成于乾隆二十年。《三希堂法帖》刻成后,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款式等与《三希堂法帖》相同。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

  • 白华楼藏稿

    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耄年录》七卷。明茅坤(1512-1601)撰。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明代散文家。登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

  • 疑年录

    四卷。清钱大昕(详见《廿二史考异》)撰。大昕精研经史,虽微文琐节,考证必详。该书考证古代名人生卒年岁,核其寿数,取左氏“有与疑年”之义,称《疑年录》。书中录三百余人,大抵多殚研经史与诗文书画名家。海盐

  • 群经考略

    十五卷。姚永朴撰。此书是姚永朴为安徽高等学堂所编的课本。第一卷《通论》;第二至第三卷《周易》;第四至第五卷《尚书》;第六至第七卷《诗》;第八至第九卷《周礼》;第十卷《仪礼》;第十一至十二卷《礼记》;第

  • 大乘起信论义记

    一卷。隋代释昙延(515-588)撰。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今属山西省)人。少年出家受学僧妙,专习涅槃。受具足戒后,更习华严,十地等佛法诸部。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等疏,今已失传。隋开皇四年(584

  • 自怡集

    一卷。明刘琏撰。刘琏,字孟藻,浙江青田人,生卒年不详。诚意伯刘基长子。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后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所胁,坠井死,年仅32岁。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此

  • 解州安邑县志

    十六卷。清言如泗修,吕滥、郑必阳纂。言如泗、吕滥详见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其志创修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知县耿启,一修于康熙十年(1671)知县赵增。此后八十余年,未有再加续修。乾隆二十六年,言如泗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