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景行集
无卷数。清邵灯撰。邵灯字无尽,一字薪传,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河南河道。本书是康熙九年(1670)邵灯奉命防河时,汇编中州名宦、乡贤事迹而成。上自春秋,下迄宋元。或全录本传,或摘抄数事,无所考证,亦无所臧否。《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无卷数。清邵灯撰。邵灯字无尽,一字薪传,常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河南河道。本书是康熙九年(1670)邵灯奉命防河时,汇编中州名宦、乡贤事迹而成。上自春秋,下迄宋元。或全录本传,或摘抄数事,无所考证,亦无所臧否。《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四十卷,首一卷,附图考。清张维祺修,李棠纂。张维祺,号云嵋,山东胶州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四十六年(1781)任大名县知县。李棠,福建永安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大名县知县。此志最初
清吴廷燮撰。明洪武时期,辽海东宁按察分司,置而又废。至明中叶,诸道增创,首置守巡二道,系衔山东,成为布政司、按察司的分司。世宗嘉靖时期,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紧张,在开原、宁前等地相继增置道,其守巡的名氏、
十七卷,明钟惺(1574-1624)撰。钟惺,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年间进士,授行人,迁工部主事,改南京礼部郎中,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为人严冷,不接俗客,官南都时,租赁秦淮水阁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
一卷。清陈潮撰。潮字东之,江苏泰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通音韵之学。刘逢禄撰《诗声衍》,未成而殁,龚璱人以其稿属潮为之整理编定,其中《诗声衍表》、《诗声条例》即潮所编定。逢禄原稿分韵属草,胪列诸文,杂
十六卷。元佚名撰。记事起自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迄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是书根据光宗、宁宗两朝实录并采李心传史论,编述成书,叙次简明。其中部分内容可补《宋史》所未载,亦有与《宋史》纪年互
见《平定粤匪纪略》。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生平见“比雅”。是书分《方言》本书转注、《方言》与各书转注两部分。前者从《方言》中选取声韵相通的字,逐字附录《说文》原文,不予考释,亦不说明声韵通转关系。后者从《说文》、《释名
无卷数。清陈绰撰。陈绰字文裕,福安人。此编采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上下经只标卦名,《系辞》、《说卦》标明章次,《序卦》、《杂卦》则只标篇名而已。所解都是循文生义,几乎没有考证。每条之下多有标“惇附”二字
六卷。清齐周南(生卒年不详)撰。周南字首风,号河洲,天台(今浙江天台)人,著名经学家、学者齐召南之兄。乾隆六年(1741)举于乡,入都与周长发、杭世骏、张鹏翀、胡天游等人相交。屡试不第,选为慈溪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