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复集
三十八卷。明何景明(1483-1521)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于乡,年仅十六岁,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陕西提学使。何景明志操耿介,与李梦阳并有国士之风,两人均善诗文,开始相得甚欢,成名后却分道扬镳,然而天下语文必并称何李。正德、嘉靖年间,其与李梦阳致力于复古之学,极力推崇先秦两汉的散文、汉魏的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与李梦阳、徐祯卿等被称为“前七子”,与李梦阳、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又为弘治十才子之一。著有《雍大记》(已著录)《大复集》等。其诗文集版本较多,最早的刻本是嘉靖年间的野竹斋刻本,题为《何氏集》,共十六集;集前有嘉靖三年(1524)唐龙序,序称此集为何景明去世后,康海、张治道就其群集所选编的。以后又有嘉靖年间义阳书院刻本,其卷帙甚至内缺字都与野竹斋本相同。嘉靖三十四年(1555),袁璨与何景明之子何立根据其所遗诗赋,重新编辑刊刻了《大复集》,此集共三十七卷,此本还增有嘉清三十四年(1555)邹察跋。此集为万历五年(1577)陈堂、胡秉性所刻,题为《何大复先生集》,共三十八卷,并增加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王世贞序。王重民的《中国善本书提要》怀疑王序系伪作。何景明为“前七子”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他主张复古,强调效法古人要“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结构,不仿形迹”,进而认为要从古人入,从古人出,做到“舍筏达岸”。其文多为议论,较有远识,对社会政治亦有清醒的态度,笔调流畅,气势豪逸;其诗多针对现实,揭发时弊,讽刺恶端,如《玄明宫行》、《点兵行》、《岁晏行》诸篇,皆俱有较强的批判、认识价值。其歌行兼学“四杰”,注意换韵自然,音节和畅,给人以宛转抑扬之感。近体则注意选词,浏亮秀逸,但结构不够新警。有明嘉靖年间刻本、《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