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城县志

大城县志

八卷。清张象灿修,刘建等纂。张象灿,陕西咸宁人。举人。康熙八年(1669)任大城知县。刘建,大城人,出身进士。张象灿任大城县知县后,逢康熙十二年(1673)诏谕天下通行修志,其遂将明万历志呈报,遭申斥,责其“另行修辑”,不得“草率遗漏,致于严谴。”张象灿则于康熙十二年七月开始修纂,成书于同年九月。此志编排纲目不清,较为混乱。其不足之处有以下三点:一是宫室志,收录衙署、庙寺、街、巷、坊表,使人感到杂乱无章。二是人物志,名宦与乡贤并列其中,侨寓列与乡贤孝子之间,可见编次失伦。三是对乡绅封诰,自以无涉县志,一概删去,只字不载,实为过矣。然灾祥志的记载较为详细,大城县洼淀较多,“相传唐太宗征高丽,万马饮之不涸”。明朝曾发大水二十五次。而清朝自顺治六年至康熙十年(1649- 1671),仅二十二年中水灾竟达八次。此外,地震、蝗、旱等记载也较详。

猜你喜欢

  • 少广正负术

    内篇三卷外篇三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孔广森字众仲,号撝约,又号轩,曲阜人。他是孔继涵侄子,曾师从戴震。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翰林,在内府得见王孝通《缉古算法》,秦九韶《数书九

  • 凤台县续志

    四卷,首一卷。清张贻琯修,郭维恒等纂。张贻琯字瑶卿,山东海丰县人,出身贡生,光绪六年(1880)任凤台知县。《凤台县续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此编基本依照林志体例。增续而成。于旧志诸类无可续者,

  • 易经简明集解

    无卷数。清李源撰。源字巨涛,山东利津人,乾隆进士,官至台州知府。此书无卷数,宗主折中、述义并兼采诸家以补程朱之阙。作者偶引史事,以显其义。为了便于初学,故取平易简明。据其自序,此书另附有论互体卦变一篇

  • 莆阳科第录

    二卷。明吴爵编。爵,湖南宁乡人。生卒不详。嘉靖中官福建兴化府训导。该书是其任是官时所作,主要录兴化一郡科第诸人的事迹,自洪武三年(1370)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书中详载诸人爵里情况,对研究明代

  • 戴静斋遗书二种

    二卷。清戴清(1762-1827)撰。戴清字静斋,先世为休宁(今安徽芜湖)人,后迁居江苏仪征。戴清天资异常聪慧。他少时读《国语》,便沉溺书中,如痴如醉。一生对地理之学研究颇深,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

  • 义府

    二卷。清黄生撰。黄生(1622-?)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对文字训诂深有研究,谙熟以声音通训诂之道,颇多创见。所著书皆奉诏销毁于乾隆年间,仅《字诂》一卷、《义府》二卷

  • 宁藩书目

    一卷。明朱权编。朱权(1378-1448),自号癯仙、涵虚子、丹丘先生、大明奇士等,明太祖第十六子。初封于大宁,世称宁献王。燕王起兵,朱权以兵相助。成祖即位,改封南昌。成祖削夺王权后,朱权筑精庐一宇,

  • 五服释例

    二十卷。清夏燮(详见《校〈汉书〉八表》)撰。书首有燮自序,略言“丧服之旨,莫先正名,名正而后尊亲之杀、伸降之差,礼所由生,义所由起。至尊之服,则父、君、夫所谓三纲者是,至亲之服,则母及妻子昆弟,所谓一

  • 历代名臣奏议

    三百五十卷。明永乐十四年(1416)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黄淮(1367-1449)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字宗豫,洪武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召时称旨,引为顾问。永乐二年(1404),入直文渊

  • 续修稷山县志

    二卷。清马家鼎纂修。马家鼎字梅卿,浙江绍兴县人,光绪七年(1881)任稷山知县。马家鼎掌稷山县后,设局修志。其在书前序中云:“自明季创志以来,至我朝康熙、乾隆、嘉庆,屡加修辑,同治间,复广续之。其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