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传校勘记

夏小正传校勘记

一卷。清丁寿徵(?-1864)撰。丁寿徵,字子静,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诸生。据王锡祺为是书所作之跋云,丁寿徵著书极多,有《说文揭橥》、《十六国兴亡表》等,但都没刊行。此书原亦未刻版,经王锡祺收入《小方壶斋丛书》中,方著于世。此书原分二卷,王锡祺将其并为一卷,今观此书未备全文,而且每月所录也多寡不同,或并月而略之,大概为王氏并省了,则此书非原貌可知。是书以校勘为主,上自宋元,下迄其当世,凡诸家之本皆取之,一一为之参校,将经传中异文殊字,某氏本作某,分别举出,于是诸家同异之处,一目了然。至于各所订正之优劣,则附案语,出言审慎,不同武断。以其专注于校勘,故对于一切解诂,不加采录,除非于经传正文有关碍者,则撮取众说,以为辨正,颇见发挥,如纳卵蒜,乃取毕沅考注,蒜算解毒,乃收植之,用来驳蒜无所用,不当纳之君之说。臧琳欲改为纳卵韭,庄述祖欲改为纳民蒜尤为臆说,丁氏据理分析,谓蒜本可言卵,韭本不可言卵,卵与民字形不相近,无缘改致,持论甚为精切。然释“獭祭鱼”,仍沿旧本作“獭兽祭鱼”,下有案语,亦明知兽为献字之讹,特以《月令》、《吕览》、《淮南子》、《逸周书》皆作祭,献祭义重,踌躇不决,仅以游词掩饰,拘牵如此,非讲考据者所应出也。是书有小方壶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失名古类书残卷

    五卷。无撰者姓名,亦无书的题目。其中某些子目还可以看出。甲卷存二百零二行,子目有谦卑、推让、家诫三部。乙卷存六十二行,其子目有人物、达节两部。丙卷存四十五行,其子目有贞烈部。丁卷存十五行,无子目,但所

  • 大宋高僧传

    见《宋高僧传》。

  • 小山词

    一卷。宋晏几道(1031?-1106?)撰。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仕途蹇仄,曾被牵连审查。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

  • 崇祯十二年陕西乡试

    一册。编者不详。此科监临官为王倓,考试官为熊文举、李仲熊,中式举人为邢应斗、王公选等。现有明崇祯年刻本。

  • 钵山堂诗集

    十九卷。清陈阿平(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陈阿平,字献吉,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诸生,与梁佩兰同时。工诗。此集由梁佩兰作序。其中古体诗虽诗风劲直但缺少锤炼,而五言律诗如“东风归故园,孤烛对

  • 升庵经说

    十四卷。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先祖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后居新都(今属四川),太子太师杨廷和之子,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历经筵讲官、

  • 周易指

    三十八卷。清端木国瑚(1773-1837)撰。端木国瑚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浙江青田人。早年因词章深受阮元所器重。中嘉庆三年(1798)举人,道光中受人推荐相吉地,叙劳授内阁中书。著

  • 四书讲义

    四十三卷。清吕留良(详见《四书朱子语类摘抄》)撰,其门人陈编辑。留良有感于读书士子,溺心科第,时文之外,不知其他,于是寄其意于批选时文与讲解《四书》。是书凡《大学》三卷,《论语》二十卷,《中庸》六卷,

  • 尉帖

    八卷。清郑还雅(生卒年不详)等辑。郑还雅,生平不详。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1679),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今属河南省)训导时,偕邑人靳标嵩等,取古帖及邑人书,汇刻为八卷。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古帖收

  • 士材三书

    八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为清人尤乘增辑。收录《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并附其门人尤乘所辑《寿世青编》二卷,亦为李中梓之说。其中《诊家正眼》专论脉学,以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