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处州府志

处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潘绍诒修,周荣椿纂。潘绍诒,光绪初年任处州府知府。此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封域志,目为星野、疆域、沿革、形胜、山川一二。卷四水利志。卷五至卷六建置志,目为城池、公廨、桥渡、仓廒。卷七学校志。卷八祠祀志。卷九古迹志,目为名胜、寺观、冢墓。卷十至卷十一赋役志,目为田赋上下。卷十三至十五职官志,目为文职、武职。卷十六至卷十七选举志,目为荐辟、进士、举人、贡生、武科。卷十八至卷二十三四人物志,目为理学、忠义、孝友、笃行、文苑、隐逸、艺术、流寓、方外、列女。卷二十四风土志,目为风俗、土产。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至卷三十艺文志,目为书目、金石、文编、诗篇。卷末杂志。此志作于清光绪初,其时崇祯志亦散失,故一切取材于雍正曹志。雍正以前,参考通志,乾隆以后取各县新旧志,虽年代悠远,文献零落,而门目完备,考据精审,足纠旧志之失。

猜你喜欢

  •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

  • 医方考

    八卷。明吴昆(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撰。此书收集古今良方七百余首,按病证分七十二门,每门均有小序。卷一为中风、伤寒等门;卷二为斑疹、霍乱诸门;卷三为虚损劳瘵、五尸传诸门;卷四为脾胃、伤食诸门;卷五为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集虚斋学古文

    十二卷。清方楘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方楘如字若文,一字文輈,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5)进士,官丰润知县。少年受业于毛奇龄,博学强记,通经史百家,工于古文,其制举业最有时名

  • 古文孝经指解

    一卷。辑者不详。该书以宋代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哲宗时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

  • 读诗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一字锐斋,又字三药。安徽怀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有《读经札记》、《读易偶记》、《周易义撰》、《周易杂卦反对互图》、《七经余记》、《女苑》等书。《读诗

  • 经学队仗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四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修史书。《辽史》、《金史》末卷原附有简略的国语解;明初宋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四库全书总目》)此书即厘定辽、金

  • 华岳图经

    二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华岳图经》清刻本,共二卷。兹篇全用古地理家法。山有支干,水有脉络。不同游记,点缀风景。夫图经之名,始见隋书经籍志。盖地理以图为主,图之注,即经。古人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