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子间诂

墨子间诂

十五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一生著述颇富,曾著《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名原》、《古籀馀论》、《尚书骈枝》、《周书斟补》等。《墨子间诂》是孙诒让在前代及同辈十余位清代学者所做的《墨子》校注的基础上完成的。孙氏以华本为底本,以明刊道藏本、明吴宽写本、顾千里校道藏本及日本宝历间仿刻明茅坤本相校,同时吸取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俞曲园、戴望诸家的研究成果。正如俞曲园在《墨子·序》中所说:“瑞安孙诒让仲容,乃集诸说之大成,著《墨子间诂》。凡诸家之说,是者从之,非者正之,阙略者补之。至《经说》及《备城门》以下诸篇,尤不易读。整份剔蠹,脉摘无遗。旁行之文,尽还旧观。讹夺之处,咸秩无紊。盖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也。”《墨子间诂》所以有这样高的学术价值,是与孙诒让对周礼的研究以及精通文字音韵学有关的。孙诒让精研古文字,《墨子间诂》恰恰得力于孙诒让的古文字常识。黄绍箕称:“先生此书……推篆籀隶楷之迁变以刊正讹文”。如《耕柱篇》:“鼎成四足而方”的“四足”,诸本均作“三足”。王念孙云:“‘三足’本作‘四足’。此后人习闻鼎三足之说而不知古鼎有四足者,遂以意改之也。《艺文类聚》、《广川书跋》、《玉海》引此皆作‘四足’。博古图所载商周鼎四足者甚多,未必皆属无稽”。孙诒让从王氏之说,但又进一步从古文字角度加以考证,指出:“此书多古字,旧本盖作“二二足”,故讹为三”。黄绍箕又指出,孙氏《墨子间诂》“援声类以订误读。”通声类以校古书,是凡校书者所当晓,《墨子间诂》一书以音声订正讹误之处尤为精审。墨家学说自汉以后历一千五百余年,研读者寥寥可数。清中叶后,注家迭起,至孙诒让始成《墨子间诂》,这不仅是孙氏个人学力所致,更是时代的产物。孙诒让研究《墨子》,已不局限于以诸子证儒家经典,而是重视《墨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他是一位爱国学者,面对着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由蚕食我国进而势欲鲸吞的危机,他深为忧虑。俞曲园在《墨子·序》中指出:“近世西学中,光学重学,或言皆出于《墨子》,然则其备梯备突备穴诸法,或即泰西机器之权舆乎?嗟乎!今天下一大战国也。以孟子反本一言为主,而以墨子之书辅之,当足以安内而攘外乎?勿谓仲容之为此书,穷年兀兀,徒敝精神于无用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孙诒让整理《墨子》,于《墨经》及城守诸篇尤为费心血,孙氏自称“尤私心所窃自喜”,这个事实的确表明孙诒让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刺激下,希望有志之士能够致力于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科学传统。但是他与当时那些荒唐地把西方科学技术归源于墨子,把冉有推为西方几何学传祖,借国粹以抵制新学的顽固派,是不同的。一方面,孙诒让热心整理国故,另一方面他也热心提倡学习西方科学。《墨子间诂》传世刊本为清宣统庚戌重定本,这种本子以后又有上海涵芬楼影印本。此次点校以宣统庚戌重定本为底本,校以扫叶山房石印本、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凡明显的刊刻错误据不同版本改正者不出校语。对孙氏所引各书文字,均据原书对勘,择善而从,并出校语。点校本书的任务在于尽可能准确地恢复《墨子间诂》的原貌,而不在于校正孙诒让本人所做的误校误释。曹镜初、王壬秋、吴挚甫、王树楠、刘师培、陶鸿庆、尹桐阳等人的《墨子》校注,均有《墨子间诂》不及之处。特别是张仲如的《墨子间诂笺》、李笠的《墨子间诂校补》、刘再庚的《续墨子间诂》,更是直接补正《墨子间诂》的缺误的。

猜你喜欢

  • 餐鞠轩诗草

    一卷。清伍淡如(?-1882)撰。伍淡如,云南蒙自县人。伍熊炳之女。嫁杨溥。伍淡如自幼承庭训,读四书、唐诗。出嫁后,相夫教子,克俭持家。同治初年,其夫为乱兵所杀。其一人哺养孤幼,历尽艰苦。是集卷首有直

  • 丽奇轩四书讲义

    无卷数。清纪克扬撰。克扬详《易经讲义》条。此书乃为举业而作之讲义,每章不录经文,只于章目后略敷数语,无甚精到之见。《四库全书》采用者为励守谦家藏本。

  • 客座赘语

    十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南京金吾卫人。万历二十六(1598)年进士,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乞休归。起元学通古今,孜孜不倦。年六十

  • 伤寒九十论

    一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为作者自述医案集结而成。书中载各种疑难之证医案九十则,每则先述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剖析评说。作者在理论上以张仲景学说为指导,凡脉证与张氏之说相合者,用其

  • 周易诠义

    十五卷。清汪绂撰。此书卷首为易学源流、周子太极图说、程子易传序上下篇义本义图说等,卷一至十二为经传十二篇,卷十三、十四为易学启蒙。汪氏以为明初程传朱义并行,程传朱义两失,故依吕祖谦所定古本正之,全录本

  • 石经论语残字

    一卷。清马国翰辑。《论语》残字共971字,计有开头四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和末尾四篇即《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又有校记三节,讲述盍、毛、包、周等字的异同。其他与今本

  • 毗陵人品记

    十卷。明吴亮撰。亮字采于,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吴中行长子。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毗陵,即明代之常州。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常州名人的事迹,是在毛宪旧本的基础上增修而成。书

  • 右台仙馆笔记

    十六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撰《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俞氏精句读,审字义

  • 彭椒岩诗稿

    二十二卷。清彭开祐(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彭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此集有《瞻云稿》、《游琴稿》、《一螺稿》各六卷,《

  • 江表志

    三卷。宋郑文宝撰。郑文宝(953-1918)北宋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字仲贤,一字仲玉。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仕南唐,官至校书郎。入宋,久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曾献《河西陇右图》。多次参与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