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坤舆格致略说

坤舆格致略说

一卷。比利时南怀仁(1623-1688)著。南怀仁字敦白,比利时耶稣会士。1656年来华,1658年抵澳门,次年往西安传教。1660年应顺治帝邀进北京,为汤若望重要助手,治天文历法。后因汤若望案下狱。获释后幽居北京。康熙帝亲政后复被起用,1669年任钦天监监正。康熙帝日与南怀仁研习几何、天文和历算。清廷接待外国来使常以他充翻译。1675-1677年沙俄使臣尼果赖使华时,南怀仁为开辟耶稣会士经俄国从陆路来华交通路线,竟以清政府译员身份为掩护,把私绘的中国地图及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机密情报多件送俄使。后死于北京。南氏汉文著作有39种,并编有一部满文字典。《坤舆格致略说》前有康熙丙辰(1676)上海徐尔觉撰序。徐尔觉字顺之,明大学士徐光启之孙,以祖荫授中书舍人,入清未仕。《坤舆格致略说》为南怀仁《坤舆图说》删节本,是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学术专著。共有目录十九条:一、坤舆图说;二、亚细亚;三、欧罗巴;四、利未亚(非洲);五、亚墨利加(美洲);六、墨瓦蜡尼加(澳洲);七、五大洲总说;八、四元行之序并其形;九、气行;十、地球两极必对天上两极;十一、地图;十二、地体之图;十三、地震;十四、人物;十五、山岳;十六、江河;十七、海之潮汐;十八、风;十九、雨云。但在文章中缺第七条五大洲总说。南怀仁《坤舆图说》已收入《四库》,从《四库》本、《坤舆图说》原刻本(1674年)与《坤舆格致略说》相对照可知,目录及内容一一相符,只是前后次序有所打乱,而且徐尔觉序为他本所无。据此可知,《坤舆格致略说》是徐尔觉杂抄《坤舆图说》而成,并作了删节。在巴黎图书馆所藏中文书目录中,有《坤舆格致略说》一部,显然即为本书同一抄本。《坤舆格致略说》仅有抄本传世。

猜你喜欢

  • 四香楼词钞

    不分卷。清范缵撰。范瓒生平详见《四香楼集》辞目。此书小令、中调、长调各自为编,而不分卷数。大抵宗法周、柳,犹得词家正声。而天然超妙不及前人,未免有雕镌之迹。至如《南歌子》第二首之类,虽脂粉绮罗,诗余本

  • 国史经籍志

    五卷。明焦竑撰。焦竑(1540-1620),字弱候,号漪园,又号澹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自幼博览群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议修国史,荐请他总领其事,

  • 逸语

    八卷。明贺隆撰。隆字汝隆,别号逸庵,浙江永嘉人。贺氏爱好典籍,以其心得撰为此书,弘治年间由其子贺倍刊行。作者自序称,黄钟为万事之本根:黄钟为十二律之始,而十二律又所以调阴阳,制声乐;其他如度量权衡亦由

  • 皇明四朝成仁录

    十卷。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明诸生。明亡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改名大均。著有《易外》、《翁山诗外》、《翁山文外》、《

  • 经言拾遗

    十四卷。清徐文靖(生平事迹见《禹贡会笺》条)撰。此书成帙时,徐氏年已九十。卷一、二为释卦爻,卷三、四释彖传,卷五六释象传,卷七、八释系辞,卷九释文言,卷十释说卦传,卷十一释序卦传,卷十二释杂卦,卷十三

  • 续释名

    清毕沅辑。毕氏认为名物典章数目极繁,《释名》不过释其所知者而已,不能完备;故于群书中之释名物,文句与《释名》相类,而未明言出自《释名》者,广加采辑,别为一卷。题曰《续释名》,附于《释名疏证补》之末。《

  •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

  • 三礼图集注

    二十卷。宋聂崇义(生卒年不详)撰。崇义为河南洛阳人。学三礼,精礼学、五代汉乾祜中,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后周显德中,迁为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是编以唐张镒等六家所撰为底本,相互考稽,

  • 御注道德经

    二卷。清世祖福临(1638-1661)撰。福临,姓爱新觉罗,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代皇帝,年号顺治。1643-1661年在位。福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顺治元年(1664)入关,击败

  • 元祐党人碑考

    一卷。海瑞(1514-1587)撰。海瑞字汝贤,又字应麟,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明著名直臣。由举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谥忠介。曾上《治安疏》劝谏世宗,被下狱治罪。《明史》本传载其“生平为学,以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