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考异
六卷。明潘柽章撰。潘柽章字力田,一字圣木,吴江人,明亡后,肆志于学问,后死于庄廷鑨的明史案。颇谙历法,曾著《辛丑历辨》。博览群书,长于考订,认为著书的方法应当是先写长编,再附以考异,所以就以实录为纲领,旁收志乘、文集、墓志等一切有关明史的材料,以类相从,核其异同,纂成此书。全书原有三十多卷,今仅存六卷,“高皇、让皇、文皇三朝之事,当考正者略具焉”(本书潘耒序)。有《功顺堂丛书》本,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
六卷。明潘柽章撰。潘柽章字力田,一字圣木,吴江人,明亡后,肆志于学问,后死于庄廷鑨的明史案。颇谙历法,曾著《辛丑历辨》。博览群书,长于考订,认为著书的方法应当是先写长编,再附以考异,所以就以实录为纲领,旁收志乘、文集、墓志等一切有关明史的材料,以类相从,核其异同,纂成此书。全书原有三十多卷,今仅存六卷,“高皇、让皇、文皇三朝之事,当考正者略具焉”(本书潘耒序)。有《功顺堂丛书》本,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
二卷。清宜兴(生卒年不详)撰。宜兴为清宗室,著有《清文补汇》。此书成于嘉庆七年二月。所谓“庸言”,书中所录,都是当时的口头问答语。满汉合璧凡二卷,每卷各六篇,每篇之中又各分若干节。语体从京师官话,各条
一卷。清任陈晋撰。任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一号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之祖父。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徽州府教授,以通经闻名,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此书不载经文,惟折衷诸家之说,阐明易象
一卷。宋陈元靓(生卒年不详)撰。陈元靓自署曰广寒仙裔。福建崇安人。宋理宗时,隐居龟峰之梅溪。著有《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博闻录》等。此《蒙古新字百家姓》题名为蒙古文,为《事林广记》丁集第十卷。部
五十四卷,清纪大奎修,林时春等纂。纪大奎,临川人,举人,曾任什邡县知县。什邡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胡之鸿,仅二十余页。五十九年(1720)县令丁士一重修,规模略具。乾隆六年(1741)
一百二十三卷。严式诲编。严式诲,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陕西渭南人。这套丛书首列传为司马光撰《切韵指掌图》。书分二十图,在制作体制上它与较早的《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都不尽相同。它对了解宋代语音
无卷数。清李集凤撰。集凤字翙升,山海卫(今河北秦皇岛市)人,曾任洛阳县丞。《畿辅通志》称集凤历三十年,凡四易稿,然后成《春秋辨疑》六十五卷;而此书未分卷帙,多达五十二巨册,大约属作者未曾编定之稿。此书
八卷。明张纳陛撰。纳陛字以登,号文石,江苏宜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详情附见《明史·顾允成传》。该书只解上下经,每卦都注明互体,却并不怎么阐发互体之义。如解“亢龙有悔”,取邹德
一百零六卷。一名《三才图书》。明王圻(详见《续文献通考》)撰。本书汇辑诸书图谱共为一编。古代的一些著述,凡有关天文、地理和人物等,常常绘以图谱,让读者见之形貌,以资参考。但是因其散见于众书之中,甚不易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是卷以《四书》成句解《诗经》。如以“王道之始也”解《关雎》全旨,以“思之弗得弗措也”解“求之不得,展转反侧”,以“一家仁”解《麟趾》全旨,以“恐惧乎其所不闻”解“鸡即鸣矣,朝即盈矣
十二卷。清焕明(1771-1832)撰。焕明,号瞻庵,姓爱新觉罗氏,满州镶红旗人。他五岁从师读《三字经》,十岁读清书,十六岁学翻译,十八卷因父授金城守尉随母赴任所,始咏诗。二十岁遇应封三期,考试马步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