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礼训蒙
一卷。朝鲜李恒福撰。李恒福生卒年不详,字子常,一字白沙,号弼云,庆州人。书名所言“四礼”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训蒙”即训导童蒙。著此书的最初动因作者自跋说:“余疾夫小子蒙士,每当祭时,登降拜俯,从长者而已,漫不知为何义。”因最初动因如此,所以此书丧礼、祭礼写得较详细,如“论祭”下有祭仪、降神、祭馔、馂、摄祭等子目。此书论述礼仪极详审又极明了。卷末有金止男跋。明天启二年(即朝鲜海光君十四年,公历1622年)其书由其门人金止男刊行,今传世多为此本。
一卷。朝鲜李恒福撰。李恒福生卒年不详,字子常,一字白沙,号弼云,庆州人。书名所言“四礼”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训蒙”即训导童蒙。著此书的最初动因作者自跋说:“余疾夫小子蒙士,每当祭时,登降拜俯,从长者而已,漫不知为何义。”因最初动因如此,所以此书丧礼、祭礼写得较详细,如“论祭”下有祭仪、降神、祭馔、馂、摄祭等子目。此书论述礼仪极详审又极明了。卷末有金止男跋。明天启二年(即朝鲜海光君十四年,公历1622年)其书由其门人金止男刊行,今传世多为此本。
一卷。明杨起元(详见《孝经注》)编纂。是书杂采《小戴记》中言孝者,中间杂以十余条,每条后引经文作结。其中张子西铭一条属佛类,云“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莫若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兰公曰:孝至于天,日月为之
一卷。清沈豫撰。豫有《春秋左传服注存》二卷,见前。《左官异礼略》条举《左传》中与《周礼》相异的官制,加以考证。其中有名不同而实相似的,有名同而实不同的,一一加以辨析。此书对研究周代及春秋官制具有一定的
二十二卷,清张贞纂。张贞,字起元,山东安邱人。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十八年(1679)召征博学鸿词科,未赴。二十四年(1685)以史馆缺员再征,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待诏,未就,居家著述。《杞纪》
十六卷。宋王之望(?-1170)撰。王之望,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襄阳)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教授处州,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提升为参知政事,劳师江淮。乾道
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生平详见《国风尊经》)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
一卷。清吴东发撰。吴东发字芸文,浙江海盐人。此书专考《尚书》中一些有异义的字,比如说“陟方乃死”,认为“方”。“放”在古代相通,“放”又通“仿”;“陟”是说“治化上升”,“放”是说“治化周遍”。他认为
七卷。清刘芳哲修,郭若绎、章允奇纂。刘芳哲,兰溪县知县。兰溪志,始修于明正德间,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知县程子鏊,此志为三修。《兰溪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全书共七卷,分为:卷一舆地类,卷二至三
三卷。康姚汝能撰。姚汝能曾任华阴县尉。生卒年不详。本书上卷记安禄山出生至受玄宗宠遇事,起长安三年(703),迄天宝十二载(753);中卷记天宝十三载安禄山蓄谋叛乱到从范阳举兵叛乱事;下卷记安禄山称帝被
三十二卷。清梁履绳(1748-1793)撰。履绳字处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诗正孙,乾隆戊申(1788)举人。他汇辑各家对《左传》的解说而进行折衷,成书六种,命名为《左通》。其一为《补释》,其
前集八十卷、后集八十卷、续集三十四卷。不著撰人姓名。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其书的体例,似为宋人科举之用。前集、后集各分一百七十门,每门之中又分若干子目。一目之中,首为名君事要、名臣事要,其中也有加入圣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