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如自序所说“不至废礼,不求变俗。”书分四卷:卷一冠礼、卷二婚礼、卷三丧礼、卷四祭礼。每一卷末都附有总论。此书虽名“从宜”,但实质上注重“守经”,如《丧礼总论》认为:时俗葬丧之礼用乐及客人饮酒都不合古礼。这就是“守经”的表现。存有同治十年(1871)刊本。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如自序所说“不至废礼,不求变俗。”书分四卷:卷一冠礼、卷二婚礼、卷三丧礼、卷四祭礼。每一卷末都附有总论。此书虽名“从宜”,但实质上注重“守经”,如《丧礼总论》认为:时俗葬丧之礼用乐及客人饮酒都不合古礼。这就是“守经”的表现。存有同治十年(1871)刊本。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
①八卷,清娄肇龙修,杨州彦、栗引之纂。娄肇龙,浙江山阴人,官当阳知县。杨州彦,字倩公,一字宣楼,当阳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邑名士,官任邱知县,其调济民困,清廉自持,因忤旨罢归,绝意仕途。栗
一卷。清周嵩年撰。此书书口题“豫河客籍学堂”,大概为河南学堂课士的讲义。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解《全经大义》,第二章讲解《虞书》、《夏书》,第三章讲解《商书》,第四至六章,讲解《周书》。在第一章讲解全
七卷。明吴继仕编。继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公信,徽州(今甘肃徽县)人。除此书外,还著有《音声纪元》。据宋《馆阁书目》载,《六经图》六卷,宋杨甲撰,毛邦翰增补,共三百零九图。又据《宋史·艺文志》载有叶
六卷。清杨以迥撰。杨以迥,金匮人。余皆不详。全书分上经之上、上经之下,下经之上、下经之下,共四卷。图说亦上下二卷。作者认为《周易》中每卦每爻,都有本象,自具义理。解易者不应遗漏。还以为自古以来解易者不
十二卷。明庄元臣(生卒年不详)撰。庄元臣字忠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隆庆二年进士。本书为备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编辑而成。其目录列乐律为策九,而书中却为第六。漕河列第十
一卷。清庞大堃著。庞大堃字子方,又字厚甫。常熟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官国子监学录。著有《形声辑略备考》、《古音辑略备考》、《唐韵辑略》等书。庞氏研究周易,主要遵崇惠栋、张惠言的学说。本书分
三卷。《附录》一卷。元吴景奎(1292-1355)撰。景奎字文可。兰溪(今属浙江)人。曾为浙东宪府掾刘贞从事。后署兴化县儒学录,不就,卒于家。黄溍撰其墓志,深相惋惜。此集为景奎子履与其门人黄琪所编。其
八卷。清高岑(约1721年前后在世)撰。高岑,字岘亭。河南商丘人,官丰城知县。高岑诗每卷各为集名,以“和月泉吟社”,“田园杂兴六十首”结束。其诗法本于外祖父宋荦,诗体酷似其舅父宋至《纬萧草堂集》风格。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工部主事。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