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考异

四书考异

① 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清著名思想家、学者,著有《读通鉴论》、《宋论》、《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等。是书以许慎所引《古文九经字义》不同者为准。其未经古文引据,而今文同俗书者,则以许慎、李阳冰、徐铉所定字正之,其中如篆竹的“篆”应作“菉”,菉从艸。诔曰的“诔”应作“讄”。子贡的“贡”应作“赣”,赣训赐。“无然泄泄”的“泄”应作“詍”,詍训多言,与泄别。“斗筲之人”,古无“筲”字,应用“”。“率西水浒”,古无“浒”字,应作“汻”,“君子不亮”,“亮”当作“”,亮不成字。凡此均所关至要。至于不涉字体,若“合外内之道也”,而今监本《四书大全》作“内外”,虽外内、内外随文先后皆可,而古本似不当改易。其他所校俱当,然流俗传写,讹谬尚多,有是书所未及摘者。该书有同治四年(1865)金陵遗书刊本。② 七十二卷。清翟灏(1736-1788)撰。翟灏字大川,号晴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学者,著有《四书考异》、《通俗编》等。是书原刻本有总考三十六卷,学海堂本只条考三十六卷,其采辑颇博,而对《论语》“辨公山弗扰以费畔”,及《孟子》“劝齐伐燕”二条,尤有关系。论“象月以杀舜为事”谓尧之天下岂容有杀兄之事,所闻谬也,其言甚正。然知《家语》,而不知东晋《古文尚书·泰誓成武》之伪。《中庸》“追王太王王季”条,载游酢《中庸解》。《孟子》“太誓曰”条下,引赵岐章句论之曰,赵氏时唯河内女子献伪泰誓行,孔壁古文世犹未见。故凡今本书中所有,多云逸篇。此虽明其有古文,仍望而虚测,是直以梅赜《古文尚书》之泰誓为真出孔壁古文。其中可取者刘宝楠《论语正义》多采入。该书有乾隆间无不宜斋刊本。③ 一卷。清武亿辑录。武亿完成《经读考异》后,复以翟灏《四书考异》,句读离析,为之证明,足补未备。又泛引群解,间与己见悬合,也足证此理之同。因录其《大学》一条,《中庸》三条,《论语》二十六条,《孟子》二十二条,附于《经读考异》后,所取不及原书的十分之一,且有所删节,不尽依原书,宜别存之。该书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刊本。

猜你喜欢

  • 宏正诗钞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卷首有曹忭序称:二山杨君工于诗,所选弘治、正德间诗抄,正如淘沙见金,非具大金刚目力者不能等等。此外,无从得知杨二山何许人。书中收录有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薛蕙、徐祯卿、郑继之、王

  • 择执录

    十二卷。清王家启(生卒年不详)撰。王家启字诚庵,蔚县(今河北省)人。顺治辛卯年举人,官至广东新会县知县。《择执录》是王家启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杂采历代古人嘉言善事,分三十四门详加论述,又收辑赵善璙《自

  • 滇南行稿

    四卷。《附录》一卷。明苏章撰。苏章,字文间,号云崖,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兵部主事,贬姚安通判,迁延平知府,终浙江参政,颇有政绩。章官兵部主事时,因星变事

  • 诗经异文

    三卷。朝鲜申绰撰。该书前有申氏自序,序云:“使三家在者,未必其言尽得风雅之旨。然去古未远,且传受有素,参听并观,拔尤从长,有足以阐发幽滞,辩别莠好,而今不可得矣。其散出于杂文,或诸家传注者,亦多可观。

  • 鸿逸堂稿

    清王艮(详见《易赘》)撰。此集为王艮文集。前有顾祖禹序,称“王子名炜”。盖王艮本名炜,作序时还未更名。因王艮与顾炎武等交游,受影响很大,故其文颇有法度,严守古格未能变化。然亦多袭陈言。只有《偃师纪事》

  • 陶诗笺

    五卷。清邱(又作丘)嘉穗注。邱嘉穗字实亭,上杭(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前后在世。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归善县知县。本编乃所注陶潜集。摸索语气,全类时文批语。

  • 尔雅古注合存

    二十卷,总考一卷。清董桂新撰。董桂新(1773-1804)字茂文,号柳江,学者称柳江先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清训诂学家。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入翰林。年三十二病卒。少承家学,又从董炼金游。

  • 灵岩山人诗集

    四十卷。《年谱》一卷。灵岩山人集,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修撰。官甘陕甚久,后累官至湖广总督。其治

  • 金山卫志

    六卷。明张奎修,夏有文纂。正德十二年(1517)刊行。张奎。字文光,浙江人。官扬州等处备倭都指挥佥事。金山于明洪武十九年置卫备倭,成化年间都指挥同知曾委教谕陈瑛纂辑卫志,但未经完稿。此志分上下二卷;上

  • 石匮藏书

    二百二十卷,后集六十卷,别传 一卷。张岱撰。张岱(1597-约1676)字宗子,后改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生世家,从其高祖父起便注意收集明代史料,经过几世积累,家中所聚之史料甚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