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和州志

和州志

①五卷。明朱沅修,陈钧纂。朱沅,字孟渊,福建建安人,官淮安、盐城典史,正统元年(1436)以荐来任和州知州。朱沅来守和州,得旧志稿本,病其传写讹谬,因与邑人共议重修,以其事嘱诸司训陈钧,在旧志稿基础上,参考史传,至正统六年而志成。此志凡为五卷,为目三十有六,曰历代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形势、城池、坊巷、乡都、山川、风俗、土产、户口、垦田、屯田、赋税、农桑、土贡、课程、学校、公署、惠政、备荒、坛迹、祠庙、寺观、楼阁、铺舍、桥梁、塘圩闸坝、古迹、宦绩、人物、烈女节妇、仙释、杂志、制诰、诗文。此志体例不务新奇,引据多标其出典,在明季志乘中,可称谨严之作。其农桑一门,列举历年产量,亦足资取法。此志不足之处,分列目类,繁杂破碎,其文亦过求简约,考核或有不周。有明正统六年(1441)刻本。②八卷。明唐诰修,齐柯、刘烶纂。唐诰,福建汀州卫人,举人,隆庆五年(1571)来任和州知州。自明嘉靖七年(1528),州守易鸾重修《和州志》之后,州志已五十余年未曾纂辑,唐诰来知和州,检阅旧志,怜其阙失,因创议重修,延州学正齐珂等主其事,于万历三年志成。此志大抵因循旧志,其考核未尽详实,访求过于疏漏,标分类目,参杂不伦,然而纂者留存一郡文献,亦难能可贵。有明万历三年(1575)刻本。③三十卷。清夏玮修,杨九思纂。夏玮,字禹贡,奉天宁远人,清康熙九年(1670)来任和州知州。杨九思,邑人。和州旧志,缘起于宋庆元元年,迨明正统、正德间,有朱、黄二守纂修州志,皆无传本,至嘉靖七年,易鸾志撰叙略备,万历三年,唐诰志修辑稍详,清康熙四年,杨继芳志校订颇严,而州志始有可观。夏玮来任州守,后奉汇纂通志之檄,将县志及近事,采续成编,因取旧志未登者,一一而增辑之,取旧志之近于冗者,一一而删削之,共厘为三十卷,志成于康熙十二年。此志仿《河南通志》体,其体例尚称完备,内容搜辑宏富,叙述有法。在清代志乘中,可称佳作。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刻本。

猜你喜欢

  • 云仙杂记

    十卷。旧题唐冯贽撰。冯贽,不知何许人。此书《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不载。《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始载之,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总目》考二者为一书。关于作者

  • 天竺山志

    十二卷。清管庭芬撰。管庭芬,字芷湘,浙江海宁人。天竺山在杭州府钱塘县西十二里。管庭芬爱天竺山,因撰此志。然未刊行而管氏逝。仁和曹籀乃继为之,删繁复,订讹误,厘为十二卷,而成此书。《天竺山志》光绪元年(

  • 群经考略

    十五卷。姚永朴撰。此书是姚永朴为安徽高等学堂所编的课本。第一卷《通论》;第二至第三卷《周易》;第四至第五卷《尚书》;第六至第七卷《诗》;第八至第九卷《周礼》;第十卷《仪礼》;第十一至十二卷《礼记》;第

  • 由拳集

    二十三卷。明屠隆(1542-1605)撰。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除颖上知县,调任青浦知县,迁礼部主事,遭人诬谄,罢官归家,遨游吴越间,

  • 春秋穀梁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详见《易经音训》)撰。杨国桢鉴于群经烦多,初学者已难以遍读,再加上各家注疏,更使学者望洋兴叹,于是对各经略加音训,作为初学者课读之本。此书是他所作《十一经音训》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二册

  • 字学同文

    四卷。清卫执谷(生卒年不详)撰。执谷字子觐,韩城(今属陕西)人。此书分为十三目:上类、下类、上下中类、上下左右类,上下左类、上下右类、上左类、下左类、上右类、下右类、左类、右类、左右类。类各统部。这是

  • 匏瓜录

    十卷。清芮长恤(生卒年不详)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岩尹,明亡后更今名,濑北(今江苏溧阳)人。明诸生,清经学家。自明亡后,长恤谢诸生,隐居荒野,幅巾裹发,终身不变。长恤学博而能醇,经史疑义,考证尤精

  • 本事方释义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 眼科良方

    见《叶氏眼科方》。

  • 诗声类

    十二卷。分例一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另字撝约,号轩,曲阜(今属山东)人,孔丘六十八代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后父母丧,以哀卒。广森曾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