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注疏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孔融为北海相,深敬郑玄,告高密县,特立一县为郑公乡,广开门衢为通德门。建安中徵拜大司农。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据《后汉书·郑玄传》载其“但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成为东汉末经学之集大成者,世称“郑学”,亦称“后郑”,以别于同时代郑兴、郑众父子。平生著述颇丰,所注经除《周礼》外,还有《仪礼》、《礼记》、《周易》、《毛诗》、《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侯》、《周易乾凿度》、《乾象历》,并著有《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三礼目录》等,并注过纬书、法律。其《三礼目录》使《周礼》遂为三礼之一。保存完好的著作仅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毛诗笺》,对后世影响亦最大。贾公彦,生卒年不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人,永徽中(650-655)官至太学博士,唐代名儒。受业于张士衡,博涉经史,尤精《三礼》。贞观初,曾奉诏撰《五经正义》,除著有《周礼义疏》外,还有《仪礼仪疏》、《礼记义疏》。《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记载西周政治制度之经书。此书收集先秦诸国官制政典,含周仪史料,间有儒家政治理想,内容庞杂,故成书年代及作者难以确定,后世研究者对此聚讼纷纭。西汉学者有三种观点:古文经学家认为是西周周公之作,今文经学家认为成于战国年间,又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郑玄同意《周礼》为周公所作。《周礼》秦代失传,在西汉整理藏书、广开献书之路时得之,故《周礼》西汉不传。东汉注诂者有郑兴、郑众、卫宏、贾逵、马融诸家学者。郑玄详于典章制度、名物诂训,融通众说。顺文句次序而作解,凡旧诂可承用者则用之,如不见《经传》、《尔雅》,则旁稽博考、审断上下文意以疏释之。其循文立训,皆有义据。不仅释字,而且还诠释名物制度,集成《周礼注》,内容详实,简明精当,影响极为深远。自此,结束东汉各派《周礼》之注,一家独尊,《周礼》遂大行于世。《史书》载“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误,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朱熹治经崇尚汉注,于郑学尤甚推服,称其于“考《礼》名数大有功”。清人黄丕烈称“郑氏之学惟《三礼》为最精,《三礼》之注,惟郑氏最善”,皆颇为中肯。其不足在于:一、认为《周礼》为周公所作,故处处以古制或汉制予以解释,凡与所证制度不同处,皆以《周礼》为正,故与《周礼》相出入并显牵强;二、好引纬书,此弊不始于郑玄,但东汉时非常盛行,故深为宋儒所攻。宋欧阳修《请修五经札子》欲删其书。宋叶时于《礼经会元》中曰“郑注深害《周礼》”。然宋儒之考古,终不能不于郑注取材。三,易改经字。故宋至清学者,多对《周礼》注删翼,然仍以其为宗。入唐,高宗永徽年间,贾公彦疏以北周沈重《周礼义疏》为基础,集魏晋六朝诸家之说阐称郑注,于礼、乐、军、赋诸礼并引据明赡足以发明郑学。《朱子语录》称其“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但其考证仅限于九经诸讳而于诸子百家之单词精义及文字之假借音诸异同,未能详论阐述是其不足。然与郑注相同,亦受到宋儒驳斥,但在考古时,仍从贾疏取材。郑注贾疏分别为汉唐研究《周礼》之集大成和总结,《周礼》一书从郑玄注而训诂明,得贾疏而名物制度考究大备,为后世研究《周礼》必备之参考书。宋以前郑玄、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为单行本,以后将二书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周礼音释》合而刊之。版本有闽本、监本、阁本、殿本、江西本、毛本、闻人诠本、同文局本、宋麻沙本、明汪道明刊本及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五十二年(1787)福礼堂本、1887年蜚英馆石印士礼居丛书本、1934年北文禄堂影印宋建安本、1940年武进董氏诵芬室印宋三山黄唐刻本、1957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礼注疏》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后画录

    一卷。唐释彦悰撰。释彦悰,生卒年及里贯不详。大概为唐太宗时僧人。释彦悰收录他在京城所见名画,加以品评题记,共集三十七人的画作,以续姚最《续画品》,故题该名。书前有释彦悰自序,记述其成书始末。其书中品评

  • 忠经

    一卷。旧本题为汉马融(79-166)撰,郑玄(详见《周易乾凿度》)注。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他遍注《周易》、《尚书》、《毛诗》

  • 作师编

    一卷。明贺时泰(见《思聪录》)编。此书首列《周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礼记·学记》一篇,《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程董学规》一节九十一字,终为《兴文会条件》。书中没有作者的阐发,全为人

  • 古今事物原始

    三十卷。明徐炬(生卒年不详)撰。徐炬著有《酒谱》。本书仿《事物纪原》之体例,稍加补益而成。其内容甚为芜杂。其中制度,器数等尚可以考其渊源,然而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皆与天地俱生岂能究其原始。

  • 近取编

    二卷。明胡缵宗(见《愿学编》)撰。此书采录朱熹要语厘成二卷。其名曰“近取”,意为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溪者之弊。殆为驳王守仁之学而发。

  • 中复堂全集

    十种,九十七卷。清姚莹(1785-1853)撰。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福建知县等。在任台湾道时,正值鸦片战争,姚氏积极防御,曾击败英侵略军。咸丰初年任广西按察使,

  • 侠义风月传

    见《好逑传》。

  • 信古阁小丛书

    八种,九卷。清黄任恒编。黄任恒字秩南,广东南海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辽痕五种》。此丛书汇辑古今著述,以粤人所作为主,如《两汉书旧本考》二卷,范公诒原著为《汉书考》一卷,只考宋元旧本,黄任恒为之增补,上

  •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详见《诗经拾遗》)撰。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但稍有以违。韩愈赠卢全诗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之句,即此书名“究遗”之所出,故此书以芟除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

  • 说文二徐笺异

    二十八卷。清田吴炤(生卒年不详)撰。吴炤又名潜,字伏侯,号潜山,江陵(今属湖北)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肄业于两湖书院,转年游学日本。自序此书云:“窃以二徐异从,各有所本,亦各有所见。诸书所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