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通解

周易通解

三卷。释义一卷。清卞斌(1778-1850)撰。卞斌,字叔均,号雅堂。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官至光禄寺少卿。乞归后主讲紫阳书院。一生著作颇丰。除此书外,有《尚书集解》三十卷、《论语经说》二卷、《小笺》二十卷、《乐经补说》二卷、《说文笺正》十六卷、合叙例二十卷、《七经古文考》一卷、《声律》二卷、《集古文字略》五卷等。此书前有自序及梁章钜序。其自序说:“汉儒孟氏卦气六日七分为《易》中之一事,最为近古,其义今不传。若京房飞伏,郑氏爻表,不足以明《易》理。荀爽二五升降之说徒长奸雄,殆无所取。虞翻三爻消息颇精《易旨》,惜其他说尚多沾滞”。则知他于汉儒《易》说有舍有取。又梁序云:“其所述《周易通解》,大要以经训经,错而综之,引而伸之,旁而通之,务达乎义而止。”因此,《续修四库提要》称“其易解颇简洁,无支辞蔓语,无空泛之谈。”是一部具有相当深度的易学著作。但书中有时直抒己见,不拘前人之说,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释义》共短论十六篇,多为自造新义。如于《易》之三义之外以变通、会通、旁通为三通;于先后天八卦位图之上又加月相、节气、寒暑、五行等。此书成于道光十八年(1838),有道光刊本、咸丰吴兴刘冰干《嘉业堂丛书》本。

六卷。清杨以迥撰。杨以迥,金匮人。余皆不详。全书分上经之上、上经之下,下经之上、下经之下,共四卷。图说亦上下二卷。作者认为《周易》中每卦每爻,都有本象,自具义理。解易者不应遗漏。还以为自古以来解易者不下数百家,但为世所重者只数家而已。故本书于这数家易说中择要节取,后附自己的理解。图说部分自以为与文王周公之意旨相合。但观其注释,则多承袭古者陈言,实无精彩之义。有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周礼杜氏注

    二卷 汉杜子春(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杜子春,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尝从刘歆受《周礼》,“能通其读,颇识其说”,郑众、贾逵皆从受业。杜氏于《周礼》有说无书,郑玄《周礼注》引杜氏之说,乃从郑众

  • 砀山县志

    十四卷。刘玉瑷纂修。刘玉瑷,清乾隆间知砀山县事。砀山自明隆庆始有志,后有万历志、崇祯志,至清乾隆七年,前令郭浩四经纂辑。前志纲目未分,事文简错,阅者不无遗憾。刘玉瑷对前志详加考订,增辑补缺,仿《后汉书

  • 李氏山房诗选

    六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是集凡六卷乃皇甫汸所选。分体编次,间有评语。然并非其全集。人评:“其诗大抵和粹淡雅,时有清丽之作,但缺乏风骨和研炼。”此本四

  • 修洁斋闲笔

    四卷。清刘坚(生卒年不详)撰。刘坚字青城,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坚自序称同乡顾宸曾著《辟疆圆习察》一书,编撰未成,故从中选取十余篇收录其中。现观是书共三百余条,内容都是杂论考证古诗文中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 抱朴子内外篇

    八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传说葛洪尝闻交趾(今越南)产仙丹的原料,于是他晚年求得去广西句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药炼丹。他携全家到广州,被刺史郅狱婉留,不得已隐居罗浮山修炼,自号抱朴子。《抱

  • 读孟子札记

    无卷数。清崔纪撰。崔纪详《成均课讲周易》条。该书以《孟子》比附《大学》,认为《孟子》七篇大旨均出于《大学》,如《孟子》中的“性情”即《大学》中的“明德”;《孟子》中的“养气”即《大学》中的“明之”等等

  • 梁武帝演义

    见《梁武帝西来演义》。

  • 洪洞县志

    ①八卷。明乔因羽修,晋朝臣纂。乔因羽字鸿斋,陕西耀州人,出身进士,万历八年(1580)任洪洞知县。在任期,修学宫,建奎楼,立社仓,清赋役,致捐俸,筑公署,尤为实德,擢兵部主事。考洪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三

  • 壬癸志稿

    二十八卷。清钱宝琛(1785-1859)撰。钱宝琛,字楚玉,又字伯瑜,晚号颐寿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贵州学政、河南归德知府、云南按察使、湖南江西巡抚等。著有《存素堂诗稿

  • 诒经堂藏书

    七种,十九卷。清金长春编辑。金长春字芝龄,当涂(今属安徽省)人,事迹不详。丛书所收七种书为:宋魏了翁撰《正朔考》,北齐颜之推撰《还冤志》,宋魏了翁撰《古今考》,宋朱弁撰《风月堂诗话》,宋陈骥撰《文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