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研翼
十五册。清王蕙兰撰。王蕙兰字仲芬,一字东圃。长清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曾官任丘知县。此书第一二册为诸图、三册至十册解上下经,十一册为文言、十二十三册为系辞、十四册为说卦序卦,十五册为杂卦。经传次序皆依据朱子所定古本。其训释所采,上自汉晋、下迄元明凡百余家易说,并折衷众说,断以己意。多明白简要,无穿凿附会之迹,可为学易者之津梁。有丁氏抄本。
十五册。清王蕙兰撰。王蕙兰字仲芬,一字东圃。长清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曾官任丘知县。此书第一二册为诸图、三册至十册解上下经,十一册为文言、十二十三册为系辞、十四册为说卦序卦,十五册为杂卦。经传次序皆依据朱子所定古本。其训释所采,上自汉晋、下迄元明凡百余家易说,并折衷众说,断以己意。多明白简要,无穿凿附会之迹,可为学易者之津梁。有丁氏抄本。
十二卷。明赵谦(1351-1395)撰。赵谦原名古则,后更名谦,字撝谦,余姚(今属浙江)人。明初修《洪武正韵》,应征入京,持议不协,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不久被荐为琼山县教谕。博究经子,尤精字学,
八卷。清熊峻运(生卒年不详)撰。熊峻运字在湄,新建(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本书取百家姓氏,以文义别为纂次。共四百六十八姓,每姓各缀以四六俪语。
一卷。清陈稻孙撰。陈稻孙,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陈伯雨之子。陈伯雨已撰《运渎桥道老》、《凤麓小志》、《城东志略》。其嗣陈贻绂踵成此志,合为四志,可称南京城市小志。此志得过庭之训为多,故言皆典实有法度
十二卷。清李灿撰。李灿,康熙年间曾任池州府知府。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高千丈,周围百八十里。旧名九子山。唐人谓其山有九如莲花,始易今名。道书为第三十九福地。明顾元镜曾撰九华山志。李灿以其谬误甚
四十六卷。清吴重熹编。吴重熹字仲诒,广东海丰人,生卒年未详。光绪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昔有卢见曾《山左诗抄》之选,惟词集选刻尚无。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出所藏《渔洋词》写定本为倡,怂恿重熹刻
八卷。旧题西方子撰。西方子身世不详。《四库全书》将此书归入宋代著述。书中专论灸法而不言针,受王焘《外台秘要》影响很深。全书分八卷,每卷皆无题名,按人身穴位图分卷。卷一为头、胸、腹正面图,三幅;卷二为手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后以年老辞归,在籍食俸。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沈德潜工诗,是清代著名
二卷。曹元忠撰。曹元忠生卒年未详,清末民初学者,江苏吴县举人,官内阁中书,任礼学馆纂修,资政院议员。《礼议》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辨析百家异说。全书共二十五篇,并附律议四首,分为上下卷。卷上自“
二十八卷。清王企埥(生卒年不详)编。王企埥字苾远,雄县(今河北保定)人。康熙进士,官至江西巡抚。著有《四家诗钞》。此集选录清初郭棻、杨思圣、庞垲、纪炅等四家诗歌,分别为郭棻《学源堂集》六卷,杨思圣《旦
六卷。清汪基撰。汪基,号敬堂,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徽州府志·艺文书籍》载汪基有《三礼约编》,此书即其一。书凡六卷,以五官及《考工记》各为一卷。每卷之首,先列官目,并注明职掌及删节情况,如《太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