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浅解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自其曾祖父至其父与伯叔及其弟侄,均以易科举得名。又称易家自明朝嘉靖、隆庆年以后穿凿附会,置《本义》、程《传》于不顾,只喜欢新奇异说,观其文则蒙混支离。《大象传》孔子所著,庚辰房书竟认作周公语等等。这可能是其家传科举之学。《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自其曾祖父至其父与伯叔及其弟侄,均以易科举得名。又称易家自明朝嘉靖、隆庆年以后穿凿附会,置《本义》、程《传》于不顾,只喜欢新奇异说,观其文则蒙混支离。《大象传》孔子所著,庚辰房书竟认作周公语等等。这可能是其家传科举之学。《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十四卷。清黄任撰。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广东四会县知县。鼓山在福州府城东三十里。清僧善缘著灵源集。黄用中改为鼓山志。后谢在杭、徐兴公、僧元贤相继纂辑。黄任认为,旧志
一卷。晋范宁(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顺阳(河南淅川西南)人。初为余杭令,六年后迁临淮太守,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后补豫章太守。精于经学,以为王弼、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注《尚书》、
十卷。《附录》一卷。明乌斯道(约1367前后在世)撰。乌斯道,字继喜,浙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今象州)县,后调江西永新。因坐事谪戍安徽定远,寻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二卷。曹元忠撰。曹元忠生卒年未详,清末民初学者,江苏吴县举人,官内阁中书,任礼学馆纂修,资政院议员。《礼议》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辨析百家异说。全书共二十五篇,并附律议四首,分为上下卷。卷上自“
二十六卷。清毕沅(1703-1797)撰。沅字纕蘅,号灵岩山人。曾著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此书据梁玉绳《吕子校补序》云:“会其事者卢抱经”云云。而沅说“同志如抱经前辈等又各有所订正,并列卢列审正、
六卷。清薛传均(1788-1829)撰。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嘉庆时诸生,博览群籍,于《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功力最深,尤精于小学。薛氏见《潜研堂集》有《说文答问》一篇,深明通转、假
五卷。葡萄牙傅汎际(?-1653)译义,清李之藻达辞而成。汎际字体斋,耶稣教士。泰昌元年(1620年)来澳门,曾在嘉定、杭州、西安等地传教。在杭州时与李之藻译有《名理探》十卷、《寰有铨》六卷。据之藻《
见《情史》。
三十八卷。明姜宝(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姜宝,字廷善,江苏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因不依附严嵩,外任四川提学佥事。著有《周易传义补遗》等。是集分十稿。《初稿》一卷
三卷。清末胡兆鸾撰。胡兆鸾,长沙人,其余不详。《淮南子》为汉淮南王刘安撰。书中说易之处甚多,其观点与后来易说颇有不同之处,有许多是可取的。故胡氏辑淮南子中有关说易之处,并参以其它古注,以期探明周易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