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十五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年),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遂退居教授乡里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从沈贵宝,董梦程学,著《周易启蒙通释》。而沈贵宝受《易》于董梦程,梦程受朱熹《易》于黄干。一桂继承家学,尤精于《易》。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并行于世。朱熹认为,“《易》只是卜筮之书”,主张于卜筮上推理义,撰《周易本义》。胡一桂乃取朱子《文集》、《语录》中有关于《易》者,附录于《本义》下,谓之《附录》;又取诸儒《易》说之不悖于《本义》者纂之,谓之《纂疏》。其书前十二卷为《本义》,十三卷为《五赞》,十四卷为《筮仪》,十五卷为《卦图》,包括胡一桂自作的卦象、爻象、卦序、卦互体四图及《十翼论》、《文言辨》、《本义启蒙论》三篇。论中有很多阙文,其前无《本义》所有的九图,《郑堂读书记》疑有缺佚。宋末元初讲学者门户最严,而新安诸儒于授受源流辨别尤甚。故胡一桂此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如杨万里《易传》远宗程子,而早工吟咏,与范成大、陆游齐名,不甚以讲学为事,一桂竟无半字及之,盖以词人摈之也。倪氏《宋志补》载此书,作十四卷,《郑堂读书记》已辨其误。今存最早版本为四川省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仅存三卷。《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并收入。

猜你喜欢

  • 操风琐录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 黄石公三略

    三卷。旧题黄石公撰。黄石公事迹具《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述云:秦灭六国后,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未成。遂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在圯(桥)上遇一褐衣老父,以为良“孺

  • 孟子读法附记

    十四卷。清周人麒撰。人麒字衣亭,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卷首有人麒自序,后有门人程凤跋。所谓读法,用单点单圈密圈等作标识,行间书眉偶着评语。其附记则参引诸家之说,并参以己见,

  • 易韵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氏生平见“越语肯綮录”。《周易》的《系辞》及爻象多为韵文,吴棫《韵补》很少征引《周易》文字,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张氏不懂古音,往往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颇庞杂无绪。至

  • 四朝人物略

    六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汉唐以来名人。第一至五卷为汉至宋代人物,照录《名臣录》之文;第六卷记明代人物,皆用明刘基等人著述编成。孙承泽长于掌故、鉴赏,于史则非其所长,故本书只是抄录前人

  • 交翠轩笔记

    四卷。清代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沈涛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人(今属浙江),官至江西道员。著有《论语孔注辨伪》、《说文古本考》、《常山贞石志》、《铜熨斗斋随笔》等书。此书是作者官居大名时所撰写的,交翠轩为

  • 河东盐法志

    十二卷。清觉罗石麟撰。石麟,正红旗人。由笔帖式官至江宁布政使。雍正五年(1727)迁山西巡抚。是书雍正初年官修,于五年告成,时石麟在任署名。是书卷一为盐池、禁垣,卷二为畦地、种治、渠堰、山泽、滩地,卷

  • 祥符乡贤传

    八卷。明李濂(1488~1523)撰。李濂,字川父,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祥符乡贤传》记载祥符县明代人物,《祥符县志》所载人物仅有名氏,其生平事迹

  • 尚书郑注

    十卷。本书为清人孔广林辑本。孔广林字丛伯,生卒年不详,山东曲阜人,官太常博士。本书卷首有孔广林自序以及张海鹏后序。孔广林在自序中称,郑玄注“三礼”,都以每篇为一卷,故目录云,凡著“三礼”七十二篇。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