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参同契考异

周易参同契考异

一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周易参同契考异》,又名《周易参同契注》。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有五代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彭晓在其自序中,叙述了《参同契》作者魏伯阳其人,以及成书后经过徐从事和淳于叔通注后而传世之情,朱熹对此说并无疑议。但他不同意彭晓分章注解的作法,所以他虽然依彭晓本作《周易参同契考异》,但不分章。并于其序中解题说:“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意合也。”称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都是托易象而论之,所以叫做“参同契”。此书《道藏》本作三卷,是以篇为卷。《四库全书》本作一卷,内分上中下三篇,二本都不分章。下篇(或下卷)之后接《五相类》,即它本的《补塞遗脱》,最后为《赞序》。注者于卷末落款称“崆峒道士邹訢”,是为朱熹化名。朱熹注文之后为黄瑞节附录的朱熹论述及黄氏己说。朱熹自称雠正诸本;除此之外于每节之后随文诠释,为笺注体。其注《赞序》中“故为立法,以传后贤”句,称“立法”应为“立注”转写之误,认为《赞序》或称《魏公赞词》,“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所言颇有见地。朱熹对《参同契》原文也有不解之处,曾坦率承认“其间尚多疑晦,未能尽祛”以为憾。(见此书《赞序》后注)朱熹称赞《参同契》一书“文章极好,是后汉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见《参同契考异序》)可知朱熹不怀疑《参同契》是否为汉代作品。其书注文解说简畅明了,多有可取之处,后世学者颇为推崇,但道士对此书多不以为重。现存明《道藏》(题《周易参同契注》)本、清《四库全书》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本。

猜你喜欢

  • 封谥繙清

    一卷。奕赓撰。奕赓,见《谥法续考》。是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有帝后陵名、列朝年号,其中上自肇、兴、景、显四祖永陵,曰恩特赫莫蒙安,下至仁宗昌陵,各译所翻清语。第二章为亲郡王封号,第三章为贝勒等嘉号,第四章

  • 痘疹博爱心鉴

    二卷。明魏直(生卒年不详)撰。魏直,字廷豹,号桂岩,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善诗文,通医理,以医闻名于吴越间,尤长于小儿痘疹证治。此书又名《痘疹全书博爱心鉴》,简称《博爱心鉴》,成书于嘉靖四年(1525

  • 三礼义宗

    四卷。南朝梁崔灵恩(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山东朝城县西四十里)人,少笃学,遍习五经,尤精三礼三传。仕魏为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514)归梁,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出为长沙内

  • 骆台晋文集

    八卷。明骆日升(?-1621)撰。骆日升,字台晋,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奢崇明叛变,骆日升抗节被害,赠光禄寺卿。著有《骆台晋文集》八卷。日升因节义显著,故其文

  • 东越儒林后传

    一卷。文苑后传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该书为寿祺采辑清朝闽人行实而成。书中有陈迁鹤、雷鋐、

  • 读春秋略记

    十二卷。明朱朝瑛(详见《读易略记》)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

  • 古文品外录

    十二卷。明陈继儒(1558-1630)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一号麋公。华亭(上海松江)人。其二十一岁补诸生,二十八岁弃去。退隐小昆山,世称“山中宰相”。其著述甚富。有《邵康节外纪》等。此书选自秦、

  • 元史新编

    九十五卷。清魏源(1794-1857)撰。源字默深,法名承贯。湖南邵阳人。与龚自珍、林则徐相友善。鸦片战争时,曾参与浙东抗英斗争。撰有《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抵抗外来侵略,强调变法。

  • 读史论略

    二卷,汉本清杜诏撰,满洲本庆格翻译。杜诏字紫纶,号云川,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以诗闻于康熙帝,后会试不第,特赐进士入词林,著有《云川阁集》。庆格字敬斋,由候补京堂,嘉庆十二年(1807年)外任江苏

  • 口北三厅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金志节原本,黄可润增修。金志节字籍不详。黄可润,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任宣化县令。口北三厅,即指清朝时在张家口、独石口及开平之多伦诺三处分别设理事厅管理当地民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