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传义合订

周易传义合订

十二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44)进士。官至大学士,谥号文端。此书因程颐《易传》、朱熹《易本义》互有异同,故互相参照编为一本,不再两说均可,以致互有异同,各有歧义。只是两义各有发明,能够并行不悖的,仍然全部收录,并附有诸儒之论。诸儒之论确实有胜过程传朱子本义者,便舍去程、朱之说,而从诸儒之论,朱轼自己的见解也附于其后。其凡例说,遗象言理,从王弼开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才有理,理从象生。孔子《彖》、《象》二传,何尝不是言象,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等等,均为象。就是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亦没有不是象的。丢掉象去言理,不知理在何处。《易》道取类大,精粗巨细,无所不有,即便纳甲飞伏等等术数之学,不能说非《易》之一端,更何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均是卦体显而易明者。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言之详备,来知德把它称为卦综是错误的。又说程颐不取卦变,说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然合之《彖传》,究竟未能完全一致。今皆遵从朱子的一阴一阳出自《姤》、《复》之说。又说宋、元以来易图不少于数千种,但与四圣人的精义,全都无关,今一概不予收录。只条分缕析朱子各图之义,但仍不载诸图等等。全书宗旨,均于此可见。此书朱轼在世时未能刊行。乾隆丁巳,两广总督鄂弥达校付刊刻。乾隆为其作序,称此书简明精当,博广而无枝蔓,钩深探赜而不穿凿附会。有鄂氏刻本、乾隆刻本,《高安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节庵集

    八卷。《续编》一卷。明高得阳(1352-1420)撰。高得阳,字孟升,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洪武九年(1376),以其文学影响得荐,授临安教谕,又升为高州府学教谕。永乐初擢为宗人府经历,充《永乐大典》

  • 孟子高氏章句

    一卷。附《程氏章句》一卷。汉高诱作《吕氏春秋序》,称其为《孟子章句》,但《隋书·经籍志》不见,故亡佚当在隋以前。考《后汉书》无高诱传。据诱注《淮南子》自序,诱为涿郡人(今属河北),师从卢植。建安十年(

  • 经济文辑

    三十二卷。明陈其愫(生卒年不详)编。陈其愫字素心,浙江余杭(今杭州)人。此编选明代议论之文。分圣学、储宫、宗藩、官制、财计、漕挽、天文、地理、礼制、乐律、兵政、刑法、河渠、工虞、海防、边夷十六目。书成

  • 图注脉诀附方

    《图注脉诀》四卷,《方》一卷。明张世贤(详见《图注难经》)撰。此书是为世传王叔和《脉诀》所作之图注。又名《图注王叔和脉诀》。王叔和原有《脉经》十卷,为论纂岐伯、华佗等论脉要诀所成。又有《脉诀》一卷,为

  • 太乙神针心法

    二卷。清韩贻丰(生卒年不详)撰。韩贻丰字艺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康熙年间进士,曾官山西石楼县知县,后为汾州府同知。韩氏于自记中称,于杭州吴山紫霞洞遇云水道人,自隐其名,授以太乙针,于证治穴道、用针

  • 汤液本草

    三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书名“汤液”取其《汉志》中“汤液经方”之义。王氏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已、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意,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辑成此书。上卷为药性总论部分,选录

  • 礼笺

    三卷。清金榜(详见《周易考古》条)撰。金榜治礼宗郑玄,采集旧闻,摭拾秘笈逸文要义,著述而成。书首有大学士大兴朱珪《序》,《序》言“新安金君,枕葄六经,尤邃于《礼》,以郑氏书为言《礼》者之舌人,而病贾、

  • 地理总括

    三卷。明罗珏(生卒年不详)撰。罗珏,字世美,鄱阳(今属江西省)人。撰有《地理总括》三卷。传说唐代杨筠松、曾文辿师徒曾作《青囊奥语》及《青囊序》,以理气之说论二十四山水之顺逆,并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申子

  • 内阁奏题稿

    十卷。明赵志皋撰。赵志皋字汝迈,阑溪(今属浙江兰溪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年任侍讲官,因忤张居正而谪官。居正没后赵即升任礼部尚书,入参机务。他在罢矿、建储等大政上,尚能够力疾疏争,四年间,疏八十余条上

  • 增节音注资治通鉴

    一百二十卷。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书中内容皆于《资治通鉴》内抄其可备科举策论之用者,间有音注。然浅陋颇甚,亦寥寥不详。首有总例言其大旨,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