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笔弈
八卷。明吕曾见(生卒年不详)撰。吕曾见,字眉阳,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由贡生官西安县教谕。书首有方应祥、邹维琏、汪庆伯、吕奇策序,诸人皆为万历中人,由此而知吕曾见也是万历中人。前二卷多说经义,其学出于王守仁,其中多为诋毁程、朱之语。至于谓伊川背师忘本,每篇各有批评,乃纯用禅语,仍不免心学习气。其余内容或为史论,或为杂考,大多为捃拾杨慎、王世贞、陈耀文、胡应麟、焦竑诸家说部,而用议论加以贯串,也非根柢之学。传本少见。
八卷。明吕曾见(生卒年不详)撰。吕曾见,字眉阳,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由贡生官西安县教谕。书首有方应祥、邹维琏、汪庆伯、吕奇策序,诸人皆为万历中人,由此而知吕曾见也是万历中人。前二卷多说经义,其学出于王守仁,其中多为诋毁程、朱之语。至于谓伊川背师忘本,每篇各有批评,乃纯用禅语,仍不免心学习气。其余内容或为史论,或为杂考,大多为捃拾杨慎、王世贞、陈耀文、胡应麟、焦竑诸家说部,而用议论加以贯串,也非根柢之学。传本少见。
五卷。明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今浙江钱塘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间与陈言并称为集句高手。是编皆集句之诗,兼取唐宋元人之诗句贯而串之,使似珠玉相连求其声和。集名“编贝”则喻其掌握前人诗句之富,有
一卷。清曹肃孙(1795-?)撰。肃孙字伯绳,河南洛阳(今洛阳市)人。幼承家学,工文章,而穷于遇,应乡试十几次均名落孙山,晚年司铎于乡里。除此书外,还著有《迟悔斋文钞》、《迟悔斋杂著》等。本书为肃孙说
十二卷。明邹元芝撰。元芝字立人,竟陵(湖北天门)人。自黄直合十翼于上下经,唐代用王弼易注作《正义》,《易》便用王弼之本。宋代晁说之、吕祖谦诸家始倡为复古之说,互有考订,但也有同异。至朱熹《本义》,才定
十四卷。近代陈衍撰。陈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举例》。是书为陈氏董理《说文》之作。其自序谓:“有清二百余年,汉学昌明,人以不识字为耻,治《说文》者家数林立,若段若桂若朱若王若苗,其尤著者,宜乎明辨以析如
见《尚书辑录纂注》。
八卷。宋尹焞(1061-1132)撰。尹焞字彦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尹源之孙,少从程颐学。曾应试举人,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靖康初(1126),因仲师道荐,召至,又恳辞还
见《世要论》。
五卷。清傅禹撰。傅禹字服水,义乌(今属浙江)人。生卒年等皆不详。此书大多撮抄武经诸书及明代茅元仪《武备志》材料,属军事类书性质。内容分兵诀评、旌旗总说、水战船图、制兵、药方、屯田、占度、选择、祭旗、纛
一卷。北宋章惇(1035-1105)撰,不著编辑者姓名。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进士及第。博学善文,王安石重其才能,提拔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后任参知政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与司
一卷。晋吴商(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商字里不详,据《隋志》知为晋益寿令,《晋书·礼志》称博士,本书答刘宝议亦称国子博士,盖又尝为此官也。《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