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吏学指南

吏学指南

八卷。元徐元瑞撰。徐元瑞,吴郡(今苏州)人。身世不详。本书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据作者自序称,“善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先明乎法,明法然后审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则政乖,吏之于官,实非小补。”鉴于“初学之士,妙龄而入,律书要旨,未暇师承,巧诋之风,薰染日著”,故“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编成本书,“期在启蒙”。元代重用吏,显然,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让初入官场的人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于教导之中,有规诫之意,并倡导崇法爱民。本书的内容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术语,共分为九十一类,如“吏称”、“才能”、“政事”、“官称”、“统属”、“法例”、“礼仪”、“狱名”、“听讼”、“服制”、“禁制”等。每类之下有若干术语,共列2109条。每条之下有简明的解释,指出词语的含义,有的再加申说。如“部曲”条称:“此等幼无所归,投身衣服,其主以奴畜之,别无户籍,唯随本主籍贯。若此之类,名为部曲,及其长成,许得通娶良人。”又“亲民官”条称:“临民之官曰亲。盖亲者,爱也。取爱养兆民之意。”就本书撰写宗旨及全书内容而言,亦可称为“元代官吏手册”,或“元代公文用语辞典”。本书原附入《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未单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七收入。因该《全集》是一部叙述家规家训之书,往往被人所忽视,且其性质又与《吏学指南》不相近,因此使《吏学指南》这部有价值的书被埋没了六百余年。《贩书偶记》始单独列出,注明为元刊本。作为《全集》本,有元、明刊本。而单行本,始有1951年日本东京东洋史研究会油印本。后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于1979年4月据油印本改版排印,出版了标点本,并改正了油印本中的许多错误,附有《吏学指南笔划索引》,颇便读者。是为目前最好的版本。另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点校本。

元徐元端撰。元瑞平江(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事迹未详。书成于成宗大德五年(1301),全称《习吏幼学指南》,书前有作者自序,称“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首冠以历代吏师,终继于恕刻轨范,类成一书,目曰《习吏幼学指南》。”是一部吏学的启蒙读物。内容分“历代吏师类录”和“为政九要”两大部分,集释吏负习用的政治、经济、法律术语共计二千一百零九条,分为九十一类。解释简明帖切,如释“斡脱”为“谓转运官钱,散本求利之名也”等。传世有明刊《启蒙必用事类全集》本和日本、朝鲜刻本等,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是目前较好的本子。

猜你喜欢

  • 省括编

    二十三卷。明姚文蔚(详见《周易旁注会通》条)撰。此书采史传中先机应变之迹,自春秋至元朝,总汇为一书,共二十三卷,分言、事、兵为三类。编名“省括”,盖取“太甲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之”之意。间亦有论断

  • 春秋剩义

    二卷。清应麟(详见《易经粹言》)撰。此书摘取《春秋》经文作为标题,然后围绕这些题目各为论说。其说大抵因袭前人穿凿臆断之论而敷衍成篇,无甚新意。《屏山草堂稿》本。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

  • 天台无见睹和尚语录

    二卷。元代释先睹(生卒年不详)撰。先睹,俗姓叶,字无见,为天台显族。自幼资性秀颖,嗜书如命,过目成诵。父母素望他儒业成家,光宗耀祖。只因沙门东洲善公预示其孩童“此法器宜无滞”,感动其父母,遂诺先睹出家

  • 四声切韵表

    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四库全书》收入“小学类存目”。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江氏对明清时代表现“时音”的韵图不满,认为应遵照中古韵书、韵图体制制作韵图。他说自己

  • 十四经通考

    不分卷。未标明撰写者,只署“式楹”,根据卷首序言,“式楹”当是其字,序末有“白下星符氏记”,也不知姓名。本书虽然题名为《十四经通考》,实际上只有《礼记》类、《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四类。《礼

  • 高等国文法

    杨树达(1885-1956)撰。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教员。而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自称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继恩豪横欺

  • 东园客谈

    一卷。明孙道易撰。生卒年不详。孙道易字景周,自号映雪老人,华亭(今甘肃华亭)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皆录名人嘉言懿行及近代闻见之事。因为依据当时友朋所书辑录而成,故名为“客谈”。在每一条下各标其姓名,有

  • 南京太常寺志

    十三卷。明汪宗元撰。汪宗元,号春谷,崇阳(今属湖北)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寺卿,后官至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本书为作者任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主要记述明代南京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