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韵统
六卷。清和硕庄亲王允禄领衔,实出于广慈国师章嘉胡土克图之手。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书撰作是为了拿梵文字母及西番字母与华文字母比较,论证其本同源。乾隆命章嘉胡土克图“考四番本音,溯其渊源,别其同异,为之列以图谱,系以图说,辨阴阳清浊于希微查渺之间,各得其元音之所在”,以“破拘墟之曲见”(卷首乾隆序言)。“发明等韵源流,则中华字母反切之法有以知所自来”(卷首庄亲王“奏议”),也就是要说明汉语的字母及反切之法来自西番和天竺,表明华梵虽殊,实为同文,所以称为《同文韵统》。卷首为天竺字母谱,凡音韵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次为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十二韵,以字母音韵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错综相配成一千二百一十二字。次为西番字母配合十四谱,其字母凡三十,天竺所有者二十四,所无者六,六母所生之字凡四百三十四个。次为天竺西番阴阳字二谱,各分阴、阳、可阴可阳、可阳可阴四例。次大藏字母同异谱,以钦定天竺字母为经,以僧伽波罗等十二家所译字母为纬,以互证其分合增减。次为华梵字母合璧谱,凡十二谱,分列十二个韵类,则中西诸音、新旧诸法,一一条贯,集厥大成焉。一图之内横列声母代表字,声母之下,再分开齐合撮四栏,栏中列声韵相拼之字,字下注切语。图中只列平声字,以平赅上去声。不留入声,入声并入舒声。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说:“从此书所列的图谱中,我们可以窥见清代语音系统的某些特点,如第十谱后有注云:‘按《音韵阐微》,支微齐三韵规字等三十一音,韵谱例属撮口呼,今皆读作合口呼,故并为合口一谱。开口、齐齿规韵无字,碑披眉入支韵齐齿呼,收声伊字;陪字入灰韵合口呼,收声歪字。然常言则皆作规韵开口呼。裓刻等字,本登韵入声,方言或读作规韵,《字典》合为一谱’。由此可见,‘碑披眉陪’等字,当时的一般口语已读为〔ei〕音(即规韵的开口呼)’‘裓刻’等字有些方言也读为此音。这些,都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这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书有殿刊朱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