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台湾郑氏本末

台湾郑氏本末

六卷。清沈云撰。沈云,生卒年不详,字间亭,浙江德清县人。他是道光甲辰(1844年)进士,后官至广西兴安县知县。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沈云在京师获得一部江日升所著《台湾外纪》,觉得此书虽然内容详细,但体例类似小说,用词也不够雅驯,于是参考其他书籍,删其繁芜,加以润色,不过对其中错误、疑难之处未加改正。浙江乌程县人沈尧(字子敦)以该书中海岛洲屿名目错杂相混,就用《方舆纪要》、《清一统志》等书为沈云书作注。该书的断限为:自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郑芝龙下海为“盗”起,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率众投清、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为止。书中记述的主要内容有: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及以台湾为基地进行的抗清活动;郑成功去世后,其子孙郑经、郑克塽在台湾的腐朽统治,清廷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措施;郑氏集团内部多次发生诱骗郑经至清营,行刺郑军主将刘国轩的未遂事件,充分反映了台湾归附清朝、祖国实现统一已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台湾郑氏本末》后收入《吴兴丛书》本中。

猜你喜欢

  • 玉岩集

    九卷。《附录》一卷。明周广(?-1530)撰。周广,字克之,昆山(今居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1505)进士,历知莆田、吉水二县,后累官刑部侍郎。著有《玉岩集》、《江西通志》。周广一生官数处

  • 粤东金石略

    十一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翁方纲曾视学广东达八年之久,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约五百余种,经编辑考释,撰成此书。以康熙、乾隆翰墨为卷首,第一、二、三卷为广州府金石,第四、五、六卷为韶

  • 林文忠公遗集

    四种,四十一卷。清林则徐(1785-1850)撰。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年间进士,任东河河道总督及江苏巡抚时,曾治黄及兴修水利。道光十八年(1838),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著

  • 大明同文集

    五十卷。明田艺蘅(生卒年不详)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生官休宁县学训导,博学善属文,多闻好奇,世以比之杨慎。此书以形声字的声旁为部母编次而成,如“东”字为部母,以“栋”、“冻”之属

  • 未斋集

    二十二卷。明顾鼎臣(1473-1540)撰。顾鼎臣,初名同,因梦而改鼎臣,字九和,号未斋,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 明氏实录补注

    一卷。清徐松撰。徐松(1781-1848),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字星伯。嘉庆进士,授编修,擢湖南学政,因事谪戍伊犁。曾亲历天山南北,记其山川道路,写成《新疆识略》、《西域水道记》。后召回,任礼

  • 检心集

    十四卷。清闵则哲(生卒年仕履不详)撰。闵则哲字睿先,应山(今湖北省应山县)人。《检心集》是闵则哲的一部杂编之作,以语录讲义杂著与杂文参错成书,包括《说书管见》四卷,《又说书》一卷,《订学肤言》二卷,《

  • 屈庐诗稿

    四卷。清郑知同撰。生卒年未详。郑知同字伯更,贵州遵义人。诸生。郑知同绍承家学,诗文均深造自得。此稿收古近体诗共二百七十九首,分为四卷。知同外祖黎雪楼,以诗名家。子伯庸字继之,孙汝弼字功甫,汝谦字受生,

  • 曹子建集

    十卷。魏曹植(192-232)撰。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世称陈思王。少有文才,援笔成文,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曹丕、曹睿相继称帝,植备受猜忌。

  • 毛诗通义

    六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凡六卷,不释全经,亦不录经文,凡有所得,则分别条录之。据书首自序云:“余前辑《诗经逢原》、《诗经补遗》,而意有未尽,复为《毛诗通义》。”知此书是在《诗经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