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外书
二十卷。清戚学标纂。戚学标,太平(今安徽)县人。此志嘉庆四年(1799)刻《戚鹤泉所著书》(1799)本。分订四册,第一册舆地记,为人物补传一至四。第二册艺文志一二,为武备略、兵患纪。第三册客官录,先正事略、科名杂志、古迹。第四册物类志,遗闻、杂录一二、存疑、辨误。此编以赤城新旧志、郡志为纲,详载兵备及纪历代寇乱。存疑辨误二卷,考据尤称明晰,足纠诸志之失。
二十卷。清戚学标纂。戚学标,太平(今安徽)县人。此志嘉庆四年(1799)刻《戚鹤泉所著书》(1799)本。分订四册,第一册舆地记,为人物补传一至四。第二册艺文志一二,为武备略、兵患纪。第三册客官录,先正事略、科名杂志、古迹。第四册物类志,遗闻、杂录一二、存疑、辨误。此编以赤城新旧志、郡志为纲,详载兵备及纪历代寇乱。存疑辨误二卷,考据尤称明晰,足纠诸志之失。
二卷。清刘景伯(详见《春秋提纲》)撰。该书是作者所著《枕经堂文集》中的一种。全书分上下二卷。原为十六卷,该书是其选本,共九十篇。不尽释《春秋》全经,只就其中的疑义分别分析,标经文为题目,间或在下面附注
二卷,附《家约》一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本书全是裔介教诲开导子孙晚辈的语言,内容多为讲解如何应试科举的诗文。所附《家约》一卷共写十件事,是其官拜大学士时所作,中心内容是劝戒魏氏后代做事谨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
十七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学者称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官主事,历官兵部主事、礼部、刑部郎中、记名御史
不分卷。近人易顺鼎(详见《经义莛撞》)撰。此书附刊于所著《经义莛撞》后,其价值似不如之。其中偶杂前人已论之言。如引张孝达之说,谓《尚书》“率循大卞”,即“大变”,“循”与“顺”通,“循大卞”犹言顺大变
六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此书杂采前人说经之文,包括《易》、《书》、《诗》、《春秋》、《三礼》、《四书》。因多摭诸说部之中
十一卷。清王太岳(1722-1785)撰。王太岳,字基平,号芥子。河北定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甘肃平庆道、西安督粮道、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四十二年(1777)命在四库全书馆
十卷。明赵志皋撰。赵志皋字汝迈,阑溪(今属浙江兰溪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年任侍讲官,因忤张居正而谪官。居正没后赵即升任礼部尚书,入参机务。他在罢矿、建储等大政上,尚能够力疾疏争,四年间,疏八十余条上
一卷。清林昌彝(详见《左传杜注勘讹》)撰。昌彝字惠常,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治《三礼》,兼治《春秋》三传。该书对《春秋》三传文辞互异之处进行条举,又博考众说,参以己见,断其是非。作者用力较勤,持论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