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

四卷。清江永撰著、戴震参订。江永(1681-1762)字慎修,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江氏于仕途不得志,六十二岁始成贡生。一生专究学问,潜心著述。通《三礼》,晓乐律,治经以考据见长,开皖派之风气。著《周礼释义举要》、《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四声切韵表》、《音学辨微》、《春秋地理考实》、《群经补义》、《乡党图考》、《推步法解》、《律吕阐微》等多种。休宁戴震尽传其学,世称“江戴”。江永以前研究古音的人多不区分时代,把《诗经》、《楚辞》跟汉魏六朝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韵文相提并论,江永则以《诗经》用韵为研究古韵的主要根据,以经传骚子为佐证。标准确定之后,方便于与后代声韵相比较,因之本书命名为《古韵标准》。江氏《古韵标准例言》云:“《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稽其入韵之字,凡千九百有奇,同今音者十七,异今音者十三。试用治丝之法,分析其绪,比合其类,综以部居,纬以今韵,古音然。其间不无方语差池、临文假借,案之部分,间有出入之篇章,然亦可指数矣。以《诗》为主,经传骚子为证,《诗》未用而古今韵异者,采他书附益之。标准既定,由是可考古人韵语,别其同异;又可考屈宋辞赋、汉魏六朝唐宋诸家有韵之文,审其流变,断其是非。”江氏研究古音与顾氏不尽同,顾氏只凭考据,江氏则兼及审音,他批评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又谓顾氏“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之论是错误的。盖“古人之音虽或存方音之中,然今音通行既久,岂能以一隅者概之天下?”因此“顾氏《音学五书》与愚之《古韵标准》皆考古存古之书,非能使之复古也。”江氏所论极是,古音学的性质从此方明确清晰起来。江氏分古韵为十三部,他分部的特点有四:①真元分部;②侵谈分部;③宵幽分部;④侯鱼分部。顾氏三部分成六部的理论根据是弇侈分立。所谓弇,就是比较闭口;所谓侈,就是比较开口。江氏分入声为八部,即①屋部、②质部、③月部、④铎部、⑤锡部、⑥职部、⑦缉部、⑧叶部。对于声调,江氏主张“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自谐适,不必皆出一声。如后人诗余歌曲,正杂用四声,《诗》韵何独不然?”认为古有四声,但四声可以杂用。《古韵标准》卷首有《诗韵举例》一篇。江氏云:“韵本无例,《诗》用韵变动不居,众体不同则例生焉。不明体例将有误读韵者,故先举此以发其凡,自是而古韵可求,其非韵者亦不致强叶误读矣。”江氏所归纳的《诗经》韵例有:①连句韵、②间句韵、③一章一韵、④一章易韵、⑤隔韵、⑥三句隔韵、⑦四声通韵、⑧三句见韵、⑨四句见韵、⑩五句见韵、⑾隔数句遥韵、⑿隔韵遥韵、⒀隔章尾句遥韵、⒁隔章章首遥韵、⒂分应韵、⒃交错韵、⒄句中韵、⒅叠句韵。顾氏于字的归类所以不尽妥当,原因即在于对《诗经》韵例未加详辨,以致把非韵字误为韵字,把换韵的看作是一韵到底的,把韵字误为非韵字等。江永对《诗经》韵例详加辨析归纳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江氏识见高出顾氏之处。另外,江氏注音概用反切不用直音,较前人以己意推测古读、用直音注音高明多矣。《古韵标准》一书既能采择前人的长处,又有个人独到见解,遂成一家之言,为学者所重视。本书最早的刻本是乾隆辛卯(1771年)李文藻在潮阳所刻《贷园丛书》本,此本颇有讹误。另有《墨海金壶丛书》本、《守山阁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等多种。1982年中华书局据咸丰辛亥(1851年)沔阳陆建瀛覆刻本影印,此本有周祖谟所作“前言”,对江氏古音学说有精当的评价。

猜你喜欢

  • 东阿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沛先原修,郑廷瑾增修,苏日增增纂。刘沛先,嘉陵人,康熙四年任东阿县知县。郑廷瑾,福建清溪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东阿县知县。苏日增,邑人,贡生出身,考东阿县志,创修于明弘

  • 侠义风月传

    见《好逑传》。

  • 周易清解

    无卷数。清江见龙撰。江见龙字寿水,杭州人。康熙中诸生。江见龙说易主象与理而略于数,如解屯卦六四为四止而初动,有班如之象,大壮卦九三用壮用罔之故。旅卦六二得童仆为得三爻,此类解说共有十余条,对于经传都有

  •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

  • 四书地理考

    十五卷。清王瑬撰。王瑬原名仲瑬,字亮生,江苏吴(今江苏吴县)人。关于四书地理,阎若璩撰有《四书释地》,较为精核,却也不无可议。是书载洪亮吉说,认为中牟在今彰德府汤阴县,援引《管子》、《韩非子》之言为证

  • 文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详见《吴郡志校勘记》)撰。钱熙祚刊刻《文子》,又撰《校勘记》附其后。清人研究《文子》者,有许多人以为《文子》袭用《淮南子》,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是《淮南子》袭用《文子》。钱熙祚赞同

  • 敩艺斋文存

    八卷,清邹汉勋(生卒年不详。)撰。邹汉勋字叔绩,一字绩父,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以军功保举同知直隶州知州。三年(1853),从江忠源守安徽庐州。汉勋承其父文苏、母吴氏之教,于学无所不究

  • 东河棹歌

    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咸丰十一年冬(1861)太平军攻入杭州,与兄丁申在战乱中购买图书,共万余卷。藏书室沿用其祖父丁国典八

  • 续近思录

    ① 二十八卷。清代郑光羲撰。郑光羲字夕可,无锡(今江苏吴锡)人。此书为明至清,主要是明代儒学研究成果总汇之一。前十四卷收录了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四人的学说与研究成果;后十四卷收录了王守仁、顾宪

  • 春秋三传经文考异

    一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作者所撰《经玩》中的一种,成书于清雍正三年(1725)前后。书中不载《春秋》经传全文,只取《公传》、《公羊传》、《穀梁传》详加校雠。凡是经文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