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玉图谱

古玉图谱

一百卷。作者不详。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古代各种玉器。旧本题宋龙大渊等奉敕撰。《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他家著录者也不曾涉及。尤袤《遂初堂书目》有谱录一门,但也无是书之名。元代朱泽民《古玉图》也未谈曾见过此书。是书前列修书诸臣职衔,以史传考证,错谬之处不胜枚举。是否为龙大渊等撰,可疑之处有十二点:一、按宋制,凡修书处有提举、监修、详定、编修诸职名,从无总裁、副总裁之称。二、龙大渊本为武官,不应领修纂之事,况目龙氏于乾道四年去世,此书作于淳熙3年,其时龙氏已去世九年。三、修纂者中宇文粹中列衔为翰林直学士,考南宋《馆阁录》及《翰院题名记》,从乾道至淳熙年间根本无有此人。四、是书前列的主要编纂者曾觌,绍兴年间为建王内知客,后加少保、醴泉观史,而是书对曾氏列衔仅称检校工部侍郎,考《宋志》,书中只有检校尚书,从无检校侍郎的职衔。五、是书前列的主要编纂者张抡,《武林旧事》称知阁张抡,是个武官。而是书列其衔作“提举徽猷阁”,与张抡所任职衔不符,显然是因知阁而附会的职衔。六、是书前列主要编纂者张青,称其职衔为提举皇城司事,考《宋志》,皇城司只有干当官,无提举之名,其职衔与《宋志》不符。七、是书主要编纂者士禄列衔称带御器械忠州防御史、直宝文阁,主要编纂者叶盛列衔称带御器械汝州团练使、直敷文阁。这二人所列职衔均为武职,然而直阁为文臣贴职,南宋没有文臣加武职之例。八、宋南渡之后没有礼仪院之名,可是书主要编纂者钱迈选却列其职衔称太常礼仪院使,可谓无中生有。九、《书画谱》引陈善《杭州志》载刘松年于宁宗朝进《耕织图》,皇帝赐与金带,是书作于淳熙初年,距宁宗即位尚有二十年,已云赐金带,可见谬误之甚。十、《绘图宝鉴》称是书主要编纂者李唐官成忠郎、画院待诏,而此书却列其官职为儒林郎,官职不符。况且李氏时年已近八十岁,淳熙至建炎五十年,李氏不应尚在。十一、《画史会要》称是书主要编纂者马远为光宁朝待诏,陈善《杭州志》称是书主要编纂者夏圭为宁宗朝待诏。今淳熙初已有其名,时代不符。十二《宋志》枢密院无都事,工部无司务,文思院只有提辖、监管、监门诸职,没有掌院之名,与是书所列之职衔种种不合。总之,以上种种背谬之事,完全可以证明是书为后人假托无疑,究竟何人假托已不可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内府藏本列为存目。现存有乾隆四十四年江氏刊本,孙渊如有旧钞宋时原进官本三十二册。

猜你喜欢

  •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

    四十卷。宋魏仲举编。魏仲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书前题庆元六年(1200)刻于家塾。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至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

  • 四书随笔

    三卷。清杨树椿撰。树椿著有《读周易本义随笔》。是书《大学章句》一条,《中庸章句》三条,为一卷。《论语集注》一卷,《孟子集注》一卷。大都杂举诸说,以证书义。所引程朱说居多,此外则考证注中所引名氏,别无阐

  • 读商君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商君书杂记》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三种书。在该书中陶鸿庆纠正了《商子》一书中的一些错误,看法独到可信。但有时也转引一些他人论述,往往陷于一己之见。《续四库全

  • 昌图府志

    六章。清洪汝冲纂修。洪汝冲,宣统元年(1909年)任昌图府知府。洪汝冲莅任后,值军部征索志乘,乃与属员草定例目,搜集报告而成。《昌图府志》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全书六章,分为:第一章疆土志,卷二

  • 朱子文公传道经世言行录

    八卷。清舒敬亭撰。舒敬亭字孝徵,铜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朱熹言行汇编,第一、二卷为年谱、行状;第三卷为道学渊源;第四卷为伊川行状及道体;第五卷为学存养克己;第六卷教人儆戒;第七卷

  • 禹贡郑注释

    一卷。清焦循(见《尚书补疏》)撰。此书为焦循专门阐明班固、郑玄之学者。清人说《禹贡》者,以胡渭《禹贡锥指》最为详尽。胡渭认为,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于华阴之太华山、雩县之沣水,上雒之熊耳,蒲阪之雷首

  • 蓬窗附录

    二卷。清代沈兆沄(生卒年不详)撰。沈兆沄字云巢,天津(今天津市)人。嘉庆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捕蝗备要》、《戒讼说》、《易义辑闻》、《义利法戒录》。作者先有《蓬窗随录》十四卷,此书与《蓬窗随录》

  •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难经校订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四卷,《难经校订》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姚凯元字子湘,号雪子,归安(今属四川省)人。曾官光禄寺署正。其先祖为礼部尚书。此书今仅存卷三至卷六,称为残本。姚氏此书援引皇甫

  • 墨庄漫录

    十卷。北宋末南宋初张邦基(生卒年不详)撰。张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自称宣和五年(1123)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及绍兴十八年(1148)见赵不弃除侍郎,知其为北宋末南宋

  • 槎翁集

    十八卷。明刘崧(1321-1381)撰。刘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今属江西)人。八岁能诗,洪武三年(1370)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官至吏部尚书。著有《槎翁诗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崧文集,共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