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史新证

古史新证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前条。此书作于乙巳年(1925年)秋,当时王国维刚应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任经史小学导师,每周为学生讲授古史一小时,此即当时讲稿,最初印于《国学日报》上,因文字多误,后来才据海宁赵氏藏原稿本付印。此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总论,主要讲上古历史,说明传说与史实合而不分,前者当指群经、《史记》等书,后者系指《楚辞·天问》、《山海经》,如欲对古史材料系统整理,加以研究,则除了纸上材料外,更要得助于地下材料,即考古材料的发掘,如甲骨文字、金文等,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故语言犀利粗辟。第二章是讲“禹”的。主要是根据秦公数鼎宅、禹贡,齐侯镈钟等,考证吕刑的禹为三后之一,以及尧典、皋陶谟诗三百篇中的“禹”,由此可知春秋时,有东西两大国,皆以禹为古帝王。第三章是讲殷代先公先王的,主要是根据他所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第四章是讲商代诸臣,所考证据充分,则是旧考所未及者。第五章是讲商代占都邑及诸侯。其中《说》一篇,主要根据《三代地理小记》,《说邶鄘卫》则摘自《北伯鼎跋》而加以改造。此书皆为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只可惜全书不记宗周史事,大概当时讲义至此,学期结束,故不烦续订。此书有民国廿四年(1935年)北平来薰阁影印原稿本。

猜你喜欢

  • 道山清话

    一卷。撰者不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不知何人。跋语称:大父国史在馆阁久,多识前辈,著《馆秘录》、《曝书记》,与此而三。兵火散失,近得此书于曾仲存家。末题朝奉大夫暐,亦不著姓。”《宋史艺文志》子

  • 丙子学易编

    一卷。宋李心传(1166-1243)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兄道传,为宋名儒。心传于庆元元年(1195年)乡试落第,绝意不复应举,闭户著书。晚年因崔与之

  • 周官礼注

    无卷数。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王谟辑佚。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官至散骑常侍。干氏为学勤勉,除此书外,尚著有《晋纪》、《周易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搜神记》等书。《隋书·经籍志》载干

  • 广川书跋

    十卷。宋董逌(生卒年不详)撰。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政和中官徽猷阁待制。还著有《广川藏书志》、《广川诗故》、《广川画跋》等。据王明清《玉照新志》载之靖康末尚官司业;曾敏行《独醒杂志》称建炎

  • 唐石经图考

    不分卷(香簃刻本)。清魏锡曾撰。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屡遭天灾人祸。碑虽幸存,但字多破损,并且经常遭到椎拓。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卷首自识,谓较王昶《金石萃编》,除字数、年月之外,还增加了最后

  • 方洲集

    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明张宁(约1469前后在世)撰。张宁,字靖之,号芳州,浙江海盐人,一说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天顺元年(1457)奉命使朝鲜。回国后,出

  •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十一卷。清康有为(1859-1927)撰。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门生尊为南海先生。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自幼受理学熏陶,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深

  • 石笥山房文集

    六卷。《补遗》一卷。《诗集》十一卷。《诗余》一卷。《补遗》二卷。《续补遗》二卷。《年谱》一卷。清胡天游(1696-1758)撰。胡天游,字稚威,一字云持,一名騤,曾改姓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七

  • 豳风概

    一卷。明蒋如苹编。蒋如苹,字号生平均不详。著有《[万历]容城县志》。此集乃其官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时采历代歌诗之有关于风土者,汇为一编,刻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七十余篇,首冠以豳风七月之诗。

  • 娱亲雅言

    六卷。清严元照(1773-1817)撰。元照字修能,号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诸生。治经史务实学,熟于《尔雅》,为诂经精舍高材生,深得阮元、朱珪赏识。曾尽卖所有书,得钱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