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双佩斋文集

双佩斋文集

四卷。《骈体文》一卷。《诗集》八卷。附《补梅书屋遗诗》一卷。《金陵杂咏》一卷。清王友亮(1742-1797)撰。王友亮,字景南,号葑亭,斋名双佩,江西婺源人。清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善文工诗,时与张瘦铜名噪京师。所著古文,名《葑亭集》。《双佩斋文集》是友亮卒后八年,其季子王竹屿持《双佩斋集》二十四卷,取法梧门学士杨蓉裳、何兰士太守所定本,校勘、编定而成。是书文集四卷,收文近百篇。其中《正师》、《正友》两篇最为卓然名论。议论正大,叙事有法。骈体文一卷,共五十篇。诗集八卷,辑乾隆壬申至嘉庆丙辰(1752- 1795)古今体诗九百六十三首。附王麟生所撰补梅书屋遗诗一卷,诗百余首。王友亮的诗,清快洒落,不假雕镂,新警有韵,朗朗上口。《双佩斋文集》为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诗集》为嘉庆十年(1805)刻本。

猜你喜欢

  • 华阳县志

    四十四卷首一卷。清董淳修,潘时彤纂。董淳,峄山人,曾任华阳县知县。潘时彤,邑人,孝廉。《华阳县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共四十四卷首一卷,其分类与他志无殊,虽多达四十四卷,尚不芜蔓,条理井然,

  • 晋书校注

    一百三十卷。清吴士鉴撰。吴士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云贵总督吴振棫之孙。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采用溯源、捃逸、辨例、纠驳、削繁、考异、表征、补缺、广证、存疑等各种方法,对晋书进

  • 桐华阁文集

    十二卷。清杜贵墀(生卒年不详。)撰。杜贵墀,字仲丹,湖南巴陵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道咸之际,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而见道之笃、涉学之博

  • 林屋山人集

    一卷。宋俞琬(1258-1314)撰。俞琬,字玉吾,自号林屋山人,吴县(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为石涧先生。本集诗仅一册,附杂文数篇,均浅俗之至。其中题杨妃图绝句一首及食鳗辨一篇,尤为鄙俚。俞琬精于易学,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孟子事实录

    二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曾官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崔氏博览群书,以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故从怀疑而辨伪、考信,认为传注不可尽信,考辨先

  • 说文引经考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

  • 尚书演义

    见《融堂书解》。

  • 易经讲义

    八卷。清苌仕周撰。苌仕周字穆亭,汜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宜君县知县。此书以程《传》及《本义》为宗,不用象数之说,对于卦变尤力。大旨认为,“凡卦有二体,即有内外上下。有内外上下,即有上下往来

  • 昼帘绪论

    一卷。宋胡太初撰。胡太初,天台(今属浙江)人。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太初舅陶某出任香溪知县,太初著县令居官之道十五篇以赠。淳珰十二年(1252),胡太初知处州,次年,又得原稿,遂屡版刻书,发放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