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一经音训

十一经音训

二十六卷。清杨国桢辑。国桢字海梁,四川崇庆人,官至闽浙总督。此书是他任河南巡抚时刊刻的。首有自序及林则徐等人的序,还有刘师陆撰写的例言。书仿甘肃兰山书院所刻之《经训约编》,只是《经训约编》体例未善。例如,除《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经》之外,其他经都不是足本。又旁注所采,多不依本文;上文载评语,有的论及文法,已非说经;句旁又多着圈点,迹近亵经。这些方面,此书都矫正了。此书只以辨反切,训字义为主,对于《易》、《书》、《诗》、《礼记》,则遵从功令,用宋儒传注;《春秋经》则以《左传》为主而参以《公羊传》、《穀梁传》;《周官》则以连氏精义为主,《仪礼》则以吴氏章句为主,参以张氏郑注句读、马氏易读诸说;《尔雅》以邢疏为主,间取姜氏参议、邵氏正义之说;《孝经》用清世祖御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斟酌不苟。诸经之首,别有辑说。称为十一经,是因为减去了《论语》《孟子》这两部人人习见之经。此书虽然谈不上博综,但简而易通,自有胜处。有道光十一年刊本。

猜你喜欢

  • 一斋诗集

    十三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为诸生。俞大猷召为属下,教其兵法。后陈第出守古北口,历蓟镇游击将军。陈第善书,工于诗。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

  • 诗经拾遗

    一卷。清郝懿行(详见《诗问》)撰。该书自序云:“删诗之说出于《史记》,窃谓不然,孔子但云三百,不云三千。安得古人之文如彼其多。”其言甚正。然所辑古诗,颇为复杂,其中有后人伪托者,有袭用老子语者,真伪难

  • 簠斋金石文考释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陈氏治金石之学,深受阮元影响。他广为收集,精于鉴别,注重铭刻文字,是

  • 周易汇解衷翼

    十五卷。清许体元撰。许体元字御万,灵武人。其书大旨以象为主,对于每一卦都是先观本象,次观系辞所取之象。凡时义德用之所在,均在象中见之。许氏认为八卦有本象,有象中之象,有理中之象。又说象中象与理中象各有

  • 论语旨序

    一卷。晋缪播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播字宣则,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官至中书令。《晋书》称其才思清辩,有意义。《隋书·经籍志》载《论语旨序》三卷,缪播撰。《唐书·艺文志》只载二卷,《宋书·艺文志》

  • 孟子集注指要

    二卷。清董锡嘏辑。是书本于《朱子集注》而申明其未显未尽之说。锡嘏以注证经,熟审于文气语脉之间,颇见融洽。所求义理,与他书讲读法不同,也有时能见其大。如“齐宣王问”章,谓“孟子时,民困已极,故其告君论政

  • 性情集

    六卷。元周巽撰。号与字为巽泉、巽亨。生卒年及籍贯不详。集中自称曾从征道、贺二县土著居民,因功授永明簿,尝仕于元。所纪干支有丙辰九年,当为明洪武九年(1376),可见明初尚在。“巽诗格不高,颇乏沈郁顿挫

  • 论语稽

    二十卷。清宦懋庸撰。懋庸字伯铭,号莘齐,贵州遵义人,监生。历充江浙州县幕府,著述很多。此书是其晚年所成。其子应清,字海之。校论是书,并补撰叙例。是书以稽为名,意在述旧。全录古注,唯皇邢二疏与朱注,节录

  • 艺林山房四种

    四十二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题为“艺林山房梓”。《别雅》下又题曰:“小蓬莱山馆重刊”。是书汇辑《广雅》、《别雅》、《比雅》及题作包括《字林》、《经策萃华》的《彬雅》四书。北魏张揖的《广雅》是继《尔雅》

  • 孝经定本

    一卷。元吴澄撰。吴澄事迹详见《易纂言》条。该书以《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熹《孝经刊误》的体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