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八卷。明虞抟(1438-1517)撰。虞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医出身,幼年曾习举业,后弃而专攻医学,其曾叔祖曾受学于同代名医朱震亨。虞氏承其家学,对朱震亨之说亦颇尊崇。医术高明,著有《方脉发蒙》、《苍生司命》等书。虞氏之学以朱震亨为宗,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诸家之说。提出了两肾皆为命门之说。认为命门为元气所司,性命所系。肾水和肾火是相互联系的,肾虽为水脏,实有相火寓于其中。首创了使用器械灌肠法。此书又名《新编医学正传》,成于正德九年(1515)。时虞氏七十八岁。目的在于“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盖亦端本澄源之义耳。”其基本理论皆宗《内经》、《难经》。全书三十九万字。书中首列“或问”五十条,对医学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辨析,以阐明前人未尽之意。然后分述各科常见病,分门论证,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所述之证,皆采历代名家之言,伤寒宗仲景,内伤宗李杲,小儿科多宗钱乙,其余诸病,则以朱震亨要语及其所著为主,并选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方列之,以备参考,并结合自己心得论述内、外、妇、儿病证近百种,以论、脉、法、察进行介绍,总结出一千多方,包括家传方、个人验方等。虞氏虽与朱震亨同乡,颇受朱氏影响,但并不为朱氏学说及其他医家论点所囿。他认为,“朱氏之书,不过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耳。若不参以诸贤所著而互合为一,岂医道之大戒哉?”故其论病是以朱氏论述及其方剂冠首,其次则选张从正、刘完素、李杲和作者本人及其他医家所说。书中对运气学说持批判态度,并批判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运六气之法,认为是“以世之生灵为戏”,“杀人多矣”,劝世人“勿蹈其覆辙”。此书对理论研究及临床验证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靖刻本(残卷),万历五年(1577)金陵三山书舍吴江重刊本,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四声等子

    一卷。作者和成书年代尚无确考。元熊泽民《切韵指南序》云:“古有《四声等子》,为流传之正宗。”熊序写于至元丙子(1336年),既然是“古有”,则《四声等子》可能产生于元代以前;《四声等子序》有“近以《龙

  • 昌平州志

    十八卷。清吴履福修,缪荃孙、刘治平等纂。吴履福字州牧,光绪五年(1879)任知州。缪荃孙详见《顺天府志》。刘治平,邑绅,曾任福建监察御史。该志自康熙年间续修又已有二百余年未修了,光绪初年,合肥伯相重修

  • 易广记

    三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多所创见,其治易有三法,即旁通、时行、相错。此书据自序,称“自汉魏以来至今二千余年,凡说易之书必首尾阅之。其说有独得者,则笔之于侧,可以广见闻,益神智”。积久则成此书,自

  • 偶存草堂集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 会心录

    四卷。清孔尚任(1648-1718)撰。孔尚任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筑书屋于曲阜东北约五十里处的石门山中,取名“孤云草堂”,潜心著述,1684年,孔尚

  • 班马异同评

    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辰翁,字会孟,庐陵(今属江西)人,以廷试时策,忤贾似道,置丙第,遂以亲老请掌濂溪书院,后召入史馆,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后隐居以终。其文集大多亡佚。仅存《四景诗》及《

  • 吴氏经说

    三卷。清吴凌云(生卒年不详)撰。凌云字得青,号客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嘉庆五年岁贡生。嗜好读书,经师遗说,无不通览。曾借馆于钱大昕孱守斋,尽读其所藏书。所著《十三经考异》,援据精核,多前人所未

  • 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今山西静乐)人。是书卷一说《大学》,卷二说《中庸》,卷三说《论语》、《孟子》,卷四、卷五、卷六泛论,卷七、卷八说孝、说道、说心、说理、说气、说性、说情、说才、

  • 唐石经图考

    不分卷(香簃刻本)。清魏锡曾撰。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屡遭天灾人祸。碑虽幸存,但字多破损,并且经常遭到椎拓。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卷首自识,谓较王昶《金石萃编》,除字数、年月之外,还增加了最后

  • 阳曲县志

    ①十四卷。清戴梦熊修,李方蓁纂。戴梦熊,字汝兆,浙江浦江县人。出身监生,康熙十五年(1676)任阳曲县知县。李方蓁,曲沃人,举人,任阳曲教谕,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严于自修,勤于课士。奉督学檄纂修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