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丁敬(1695-1765)撰。丁敬,字敬身,又字砚林、隐君,号钝丁,自称龙泓山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好金石文字,工书能诗,尤精篆刻,吸取秦、汉印艺术风格,而不拘泥于法,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张尊德修,王吉人、谭篆纂。张尊德,字懋修,辽东锦州人,贡生,官安陆知府。王吉人,字孚伯,号朴庵,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顺治间进士,国史馆编修。谭篆,字玉章,号灌湘,湖北景陵人,顺
十卷。宋沈遘(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
六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国子监祭酒陆宗楷等奉敕撰。陆宗楷,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国子监遗失书籍而降职。陆氏曾辑《太学志》进呈,该书所述沿革故实载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
十二卷。清魏裔介(1616-1686)编。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昆林,直隶柏乡(今属河北省)人。顺治进士,从顺治四年至十一年,他已由工科给事中逐级升至兵科都给事中,顺治对他任其职的突出表现非常赏识,多
二十八卷。清黄瑞编纂。黄瑞字辑五,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书首有车鼎晋、谈仕麟序,以及黄瑞自序与凡例。大旨宗朱注,旁及《朱子语类》、《四书大全》。《朱子语类》、《四书大全》与朱注不合者,则从朱注;
八卷。乾隆敕刻。乾隆四十五年(1781),敕刻“兰亭三种”及“兰亭诗”于八根石柱之上。其中第一卷为“虞世南摹兰亭”,第二卷为“褚遂良摹兰亭”,第三卷为“冯承素摹兰亭”,第四卷为“柳公权书兰亭诗”,第五
一卷。《二集》一卷。清王永江(生卒年不详)撰。王永江字岷源,奉天金州(今属辽宁)人。诸生,官至奉天省长。是书大都感时愤世,托物见志之作,各体皆备,而五古尤胜。初集中《杂诗》七首,《咏怀》二十一首,七言
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常恩修,邹汉勋、吴寅邦纂。常恩,字沛霖,长白人,道光进士,邹汉勋详见《贵阳府志》。吴寅邦,贵州永宁人,道光拔贡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常恩守是邦,因志缺,而吁集绅耆采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