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一斋诗话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成书历时二十余年。最初只是作者读诗析艺的札记,后来不断渗入变革诗风的意向,写作态度日趋严肃,成为一部论诗专著。潘德舆论诗表现出明显的保守倾向,标树诗教旗帜,提出诗教不能出圣教外,论诗首重诗人节操,欲以传统的儒家诗论扭转浮华诗风,使诗歌为封建政教服务。《养一斋诗话》在偏于保守的诗论中又含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作者提出了“柔惠且直”的“性情说”,推崇杜甫和白居易,主张诗歌干预政事、反映现实,这是其生活时代要求变革诗风的反映。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评述了自古以来诗人百余家,追溯源流,探究风格、品第高下、赏析佳构,乃至倡涉考订、指摘疵病。尊《诗经》为最高典范,推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为诗圣。《养一斋诗话》痛斥门户声气之习,对于宗唐、宗宋之分、格调与神韵、性情与学问之争,皆持折衷态度,取长补短、综其双美。《养一斋诗话》有道光十六年(1836)原刊中箱本,共三百余则。今存其稿本《说诗牙慧》十三卷。《养一斋诗话》后附作者《李杜诗话》三卷,其稿本《作诗本经纲领》今亦存。另外有郭绍虞《清诗话续编》本。

猜你喜欢

  • 忠烈侠义传

    见《三侠五义》

  • 经训堂法帖

    十二卷。清毕沅(1730-1799)辑。毕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毕沅博采金石,富藏书画。除此法帖外,还著有《河间书画录》、《两浙金石

  • 读诗日录

    十三卷。清刘士毅(生卒年不详)撰。士毅字仲肩,直隶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著有《读诗日录》十三卷。此书书前自序云得蠡吾李氏本,李氏本以毛郑为宗。士毅以此书为底本,又参校诸书

  • 楹书隅录

    五卷,续编四卷。清杨绍和撰。杨绍和(约1830-1901),一字勰卿,字彦合,山东聊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出身官宦之家,清末北方第一藏书家海源阁主人杨以增(1787-1855)之子。杨以增曾

  • 伊犁总统事略

    十二卷。清松筠撰。松筠(1753-1835),字湘浦,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屡黜屡起,以都统衔休致,殁晋太子太保衔,照尚书例赐恤,谥文清。是书汇集了松筠、祁韵士等考证西北舆地之作。此

  • 白阳集

    不分卷。明陈淳(1483-1544)撰。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江苏长州(今苏州)人。以诸生援例入北监。卒业归,不复旧选。《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征明传中。陈淳少从征明游,以书画擅

  • 竹汀居士年谱

    一卷。又名《钱辛楣先生年谱》。清钱大昕(1728-1804)自述,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以后

  • 淮南子正误

    十二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昌齐校订诸子,有《秋正误》、《刘子正误》等,而其中尤以《淮南子正误》为最详。昌齐校订《淮南子》,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版本校者。如《俶真训》“莫先见其

  • 词旨

    一卷。元陆友仁撰。陆友仁字辅之,自号研北生,吴郡人。生卒年均不详。其父为布商,友仁独攻于学,博极群书。柯九思荐之,未及用,归卒。著有《吴中旧事》(已著录)、《词旨》、《砚史》等,本书前有陆友仁自序,序

  • 春秋经传合编

    三十卷。《杂说》一卷,《书法汇表》三卷,《辨疑》二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将《春秋》经文及《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合编在一起,便于读者诵习比较。附录《杂说》一卷,辑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