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韬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代学者胡应麟曰:“《六韬》称太公,厥伪了然”,书中“《文伐》、《阴书》等篇,尤孙、吴、尉缭不屑道者”(《少室山房笔丛》卷三一《四部正讹中》)。《四库提要》云:“其文大抵词意浅近,不类古书。中间如避正殿乃战国以后之事,将军二字始见《左传》,周初亦无此名,其依托之迹,灼然可验。”以上各家辨此书非太公作,诚为的论。然其书为先秦古书当无疑义,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六韬》残简,可以为证。所谓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等六种用兵谋略。每韬为一卷,全书六卷六十篇二万余言。文韬十篇,篇名依次为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武韬五篇: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龙韬十三篇: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虎韬十二篇: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战、火战、虚垒。豹韬八篇: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犬韬十篇: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举凡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军事理论全都涉及。以武王与太公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论述,语言生动,有理有据,故素为后世所重。宋神宗元丰年间刻武学七书,列有此书,作为武学的教科书,明因袭之。可见其影响之巨。《六韬》刊本甚多,现存有清顺治八年(1657)影宋抄本,藏南京图书馆。通行本有《武经七书》本、《四部丛刊初编》本等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的影印本为最新本。

猜你喜欢

  • 论语集解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 诗乐和声

    十卷。朝鲜正祖撰。朝鲜自李朝建国后庙乐讹舛,以后历朝相沿。至正祖时始思复兴古乐。以《律吕正义》、《新法律数》等书为本,参证古今、稽考声乐。后又于奎章阁编纂诗乐之书,赐钟磬琴瑟于内阁,以修正乐学,编成此

  • 海宁县志

    ①九卷,首一卷。清蔡完纂修。蔡完号古亭,麻城(今湖北省)人,举人嘉靖三十三年任海宁知县。《海宁县志》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篇是在永乐旧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虽子目稍有些繁琐,但收辑详备,可称明

  • 礼论钞略

    一卷。南朝齐荀万秋(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荀万秋,字元宝,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宋孝武初为晋陵太守,入齐,官御史中丞。附见《南史·荀伯子传》。《隋书·经籍志》《礼论要钞》十卷,下云“梁有齐御

  • 史义拾遗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 安南供役纪事

    一卷。明末朱之瑜(生卒年不详)撰。之瑜字鲁玙,浙江余姚人,明季诸生。该书记作者抵安南后,为安南官吏百般恐吓而不屈,后几遭不测,终以忠愤义烈之故,安南君臣为之敬服等。现有《舜水遗书》本。

  • 司马文正公年谱

    一卷。清陈宏谋(1696-1771)撰,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谱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陈氏以明代马峦所撰《司马温公年谱》与史传文

  • 南齐书

    六十卷。梁萧子显(489-537)撰。萧子显,南朝史学家,字景阳,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是齐梁皇族,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在梁官至吏部尚书,很有文史才能。《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

  • 灌江备考

    一卷。清王廷珏撰。王廷珏,钱塘(今杭州)人。雍正间任成都水利事宜,博搜有关水利碑记之文,辑录十数余篇,而成是书,以备治水利者之参考,故曰灌江备考,又曰灌江定考。乾隆间刻印,共一卷。其谓天下之水发源于昆

  • 堇山集

    十五卷。明李堂(1462-1524)撰。李堂,字时升,号堇山,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累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著有《堇山集》。是集因鄞县有赤堇山,而李堂曾居于其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