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儒学警悟

儒学警悟

六种,四十一卷。南宋俞鼎孙、俞鼎经编辑。编者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书前目录标题,仅知鼎孙官为太学、鼎经官为上舍,皆为学官。丛书共收书六种,《石林燕语辨》十卷、《演繁露》八卷、《懒真子录》五卷、《考古编》十卷、《扪虱新话》八卷、《萤雪丛说》二卷,今存41卷。各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述宋代故实,收录掌故极多,于文史研究者颇具参考价值。其中《石林燕语辨》乃宋人汪应辰撰,当为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的考辨,但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即称未见其单行本,明代修《永乐大典》亦仅录其目,则本书世已久佚,仅存于本丛书之中。《演繁露》为宋人程大昌撰,乃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拟编之作(详见《演繁露》条),但其卷帙刊本与行世他本不同,内容亦有互异之处。《演繁露》的单行本有两淮马裕家藏本、《四库全书》本等。《懒真子录》为宋人马永卿撰《懒真子》的别本(详见《懒真子》条),但与行世他本内容有互异之处。《懒真子》的单行本有内府藏本、《四库全书》本等。《考古编》为宋人程大昌撰(详见《考古编》条),但与行世他本内容有互异之处,《考古编》的单行本有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本等。《扪虱新话》为宋人陈善撰(详见《扪虱新话》条),通行本十五卷,与此卷帙刊本不同。此本将通行本析为八卷,逐段标目,稍涉当时所忌之处皆删去。单行本有两江总督采进本、《四库全书》本等。《萤雪丛说》为宋人俞成撰(详见《萤雪丛说》条),但与通行本内容不尽相同,单行本有《四库全书》本。本丛书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保存了世无传本的《石林燕语辨》,其他五种亦与行世本颇有不同。丛书前有俞成题跋,标为南宋宁宗嘉泰元年辛酉(1201),则本丛书比《百川学海》成书还早,实为丛书之鼻祖。本书最早版本已不可知,世间久无传本,至清光绪年间始有山西明抄本出现,缪荃孙与傅增湘考订各本,注明残阙,由武进人陶湘刻版刊行,全书方得流传。今传本即为民国十一年(1922)陶刻本,书前有缪荃孙序、陶湘跋,后有傅增湘跋。

猜你喜欢

  • 三体石经时代辨误

    二卷(民国十四年排印本)。王照撰。王照字小航,号水东老人。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1923)。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学者们沿宋人之说,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这本是洪适《隶释》以来的定论。而王照信奉范晔《

  • 金石备考

    十四卷。旧本题关中来浚撰,自署其字曰梅岑。书未著时代。书中有颍井出兰亭事,则此书大概著于明末。原本未标卷次。以其分省之序,当为十三卷,加附录一卷,共为十四卷。书名曰“备考”,是说根据前人所著录,有其名

  • 百子全书

    一百种。清崇文书局辑。该丛书辑录先秦至明代百种子部著作,其中儒家类二十三种:《孔子家语》、《孔子集语》、《荀子》、《孔丛子》、《新语》、《忠经》、《新书》、《盐铁论》、《新序》、《扬子法言》、《方言》

  • 春秋穀梁传郑氏说

    一卷。晋郑嗣撰,清马国翰辑。郑嗣的生平事迹不详,其撰述也不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而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有所征引,共二十节。据范宁自序,知郑嗣为范宁父范汪的门

  • 京口变略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记弘光年间史可法有部将四人,为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於永绶。其中於永绶最为桀黠,统骑兵百余,舟二百,令暂住京口。而於永绶与浙抚所调都司黄之奎部不合,渐成水火,发生冲突。於永

  • 阴符经讲义

    四卷。南宋夏元鼎(生卒年不详)撰。夏元鼎,字宗禹,号云峰散人,南宋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撰有《悟真篇讲义》、《阴符经讲义》、《崔公入药镜笺》等。《阴符经讲义》,全称《黄帝阴符经讲义》。此书以夏元鼎

  • 左传杜注拾遗

    一卷。清阮芝生撰。芝生字紫坪,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曾学于著名学者天台齐召南门下。此书多用顾炎武、顾栋高之说,有时也纠正他们的疏误,大体上是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一书的补充和订正,有的地方持论较为

  • 遂昌杂录

    一卷。元郑元祐(1292-1364)撰。郑元祐字明德,本遂昌(今浙江遂昌)人,后徙钱塘(杭州)。至正丁酉,除平江路儒学教授,后擢浙江儒学提举,卒于官。他右臂脱臼,以左手写楷书自名尚左生。除此书外,还著

  • 京尘杂录

    四卷。清杨懋建撰。杨懋建字掌生,号尔园。生卒年不详,道光辛卯(1831)举人。该书为笔记体,记京城戏曲艺人之事,与《教坊记》、《青楼集》内容相类。卷一为“长安看花记”,记著名艺人秀兰等二十一人事。卷二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