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六卷,《本义》一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张氏自称于仲景书致力最久,历经十二寒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后又历经数年,虑有未尽之意,复聚同学及门人参正讲求,加以订正,主要由门人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故卷首署高世栻纂集。此书卷一、卷二为太阳脉证篇;卷三为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卷四为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篇;卷五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辨痉湿暍病脉证、辨可不可下、汗、吐病脉证;卷六为辨脉法、平脉法。张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认为《伤寒论》虽是论述外感之书,但若能懂得它的理法,掌握主要的辨证关系,则一切疾病的症结,都不难迎刃而解。主张研究《伤寒论》应从五运六气入手,方能得其大义等等。此书即汇集了张氏的研究心得,同时又撷取前贤注疏,将《伤寒论》中内容相似条文汇为一节,概括注论,纲目清晰,便于后人掌握。对前人注疏未当者亦加以批评。如谓成无己旧注中以风伤卫、伤寒营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无汗宜麻黄汤、中风、恶风有汗宜桂枝汤为说皆未当。此书对后世医家影响较为深远。此书后附《本义》一卷。有平远楼刻本,同治九年(1870)内邑公局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校经山房印本。

猜你喜欢

  • 古书世学

    六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说》)撰。《古书世学》所列经文据今、古文石经,并兼采日本、朝鲜二古本以相契合,故称“古书”。坊以楷书解释经文,取其先祖宋代丰稷的正音,曾祖父丰庆的续音,父亲丰熙的集释,又自为

  • 屏山集

    二十卷。宋刘子翚(1101-1147)撰。刘子翚,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以文荫授承务郎,曾通判兴化军。因父死于难,哀伤过度致疾,不堪吏事,辞归故里。筑室屏山,讲学不倦。卒,年仅四十七

  • 麋园诗钞

    一卷。清毛国翰(1772-1846)撰。毛国翰字大宗,号青垣,一作星垣,湖南长沙人。嘉庆间诸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裕泰任湖广总督,招致国翰于幕府,二十六年(1846)卒于署,年七十五岁。毛国翰

  • 化学指南

    十卷。法国毕利干(1887-1894)撰。毕利干,1866年来华,任北京同文馆化学兼天文教习。编出第一本中文化学教科书即《化学指南》,译有《化学阐原》,《法国律例》等书,此外还编有一部《法汉字汇》。死

  • 西塘集

    十卷。宋郑侠(1041-1119)撰。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时王安石变法,数以书言新法之弊。监安上门时,天旱,流民四起,作《流民图》献神宗

  • 读书杂记余编

    即《读书杂志余编》,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王念孙生平事迹详见《广雅疏证》。王念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精通音韵训诂,撰有《读书杂志》一书,自嘉庆十七年(1812)以后,陆续刻板发行。死后

  • 春秋求故

    四卷。清余煌撰。余煌字汉卿,号星川,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以天文名家。该书以经证经,对《春秋》中的天文历法进行推勘比较,往往订正后人传习之误,持论多前人所未发。该书有一定的参

  • 清芬阁吟稿

    一卷。清许英撰。许英,生卒年不详,字梅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许峻山之女,嘉兴沈光春之妻。清代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人物,人赞其“笔极精到,而又苍秀”。此书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附于其夫沈光

  • 周稚圭年谱

    一卷。清周汝筠、周汝策辑。汝筠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至江西督粮道。汝策事迹未详,二人俱为谱主之子。谱主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

  • 山阳录

    一卷。明陈贞慧撰。贞慧字定生,江苏宜兴人,诸生,侍郎于延之子。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称四公子。著有《雪岑集》。山阳者用向秀闻笛语意。该书记父辈或同辈中有节操之士,他们或死国难,或死党狱,或死感愤,或死